[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367.2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1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平;高小梅;夏则民;石林;孙燕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林捷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锂电池 正极 材料 | ||
1.一种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分数的原料组成:正极活性材料80~85wt%,导电材料:10~15wt%,粘结材料:5~10wt%;其中正极材料为[Li(H2O)]2{[Li(H2O)]3[V6B20O39(OH)11]}(H2O)2;导电材料为导电炭,粘结材料为 N-甲基-吡咯烷酮。
2.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体步骤为:
(1)正极活性材料的合成:称取原钒酸钠0.2196g,硼酸1.2006g,草酸0.3636g,乙酸铜0.1518g,氢氧化锂0.1531g,加入6ml蒸馏水,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缓慢滴加0.5ml乙二胺,搅拌加热,加热至沸腾,当釜内溶液剩余2-3ml时停止加热,使反应物充分溶解,趁热将反应混合液移入23.00ml的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在160 ℃下恒温120个小时,取出自然冷却,24小时后抽滤得到绿色正六边形的片状晶体;
(2)正极活性材料的预处理:将步骤(1)获得的晶体研磨成粉末,并将粉末置于120℃下真空干燥24小时;
(3)正极材料的制备:将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粘接材料混合均匀,制成正极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正极活性材料、导电炭、粘结材料以7:2:1的质量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36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