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2017.6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7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金浩;马西健;崔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22 | 分类号: | H05B3/22;H05B3/14;H05B1/02;C09D163/00;C09D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14 | 代理人: | 张清芳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温 发热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热板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
背景技术
碳晶发热板是在微晶颗粒中加入远红外发射剂以及限温剂等,以特殊工艺与制备技术制作而成。适用于家庭采暖、办公楼采暖、学校宿舍办公楼、店面采暖、集中供暖辅助采暖、棋牌室、医院、宾馆、酒店、洗浴中心、花房大棚保温、仓库保温等。碳晶发热板作为一种新兴的采暖产品,环保并且保健,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很好的推广,但是现有的碳晶发热板均不可调温,不能实现不同的发热能量的变换,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温的碳晶发热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通过设置两个碳晶发热区,实现碳晶发热板的发热能量的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该发热板包括: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树脂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之间的碳晶发热区;所述碳晶发热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中部的第一碳晶发热区和位于两端的第二碳晶发热区,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焊接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铜条,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与两端的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的铜条上设置有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的铜条上设置有第二电源对和第三电源对,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对和所述第三电源对均与分线器连接;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所用的发热浆料均由石墨、纳米竹炭粉、陶瓷发射剂、环氧树脂漆、环氧树脂漆溶剂、固化剂、硅微粉、助剂组成。
本发明提供的可调温碳晶发热板,通过设置第一碳晶发热区、第二碳晶发热区和分线器,实现对碳晶发热板的发热能量进行调节,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节热量供应,节能环保。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的碳晶发热层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的示意图。
附图说明:
1、第二碳晶发热区 2、铜条 3、第二电源对 4、第一电源对 5、第三电源对 6、分线器 7、第一碳晶发热区 8、第一树脂层 9、第二树脂层 10、碳晶发热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温碳晶发热板,该发热板包括:第一树脂层、第二树脂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树脂层和所述第二树脂层之间的碳晶发热区;所述碳晶发热区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中部的第一碳晶发热区和位于两端的第二碳晶发热区,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分别设置有焊接于所述第一树脂层上的铜条,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与两端的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间存在间隙;其中,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的铜条上设置有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的两侧下部的铜条上设置有第二电源对和第三电源对,所述第一电源对、所述第二电源对和所述第三电源对均与分线器连接;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所用的发热浆料均由石墨、纳米竹炭粉、陶瓷发射剂、环氧树脂漆、环氧树脂漆溶剂、固化剂、硅微粉、助剂组成。
本发明通过连接所述分线器,控制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单独通电发热或者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单独通电发热,或者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同时通电发热。
优选地,所述第一碳晶发热区和所述第二碳晶发热区所用的发热浆料的各组分含量包括,以质量份数计,石墨15-20份、纳米竹炭粉5-10份、陶瓷发射剂10-15份、环氧树脂漆20-25份、环氧树脂漆溶剂25-30份、固化剂2-4份、硅微粉5-10份、助剂2-4份。
本发明通过引入纳米竹炭粉,利用纳米竹炭粉和石墨的配合,改善了发热浆料的导电性;本发明所用的发热浆料通过添加硅微粉,可以防止发热浆料固化开裂,改善发热浆料的高温粘结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桑乐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20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