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1854.7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7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邓成;蒋启文;沈松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1F27/30;H01F27/2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颜昌伟 |
地址: | 4111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错 并联 sepic 电路 无源 元件 集成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其中包括两个集成绕组、两个变压器集成绕组、两个E型磁芯;两个E型磁芯相对设置,两个集成绕组分别绕制在两个E型磁芯中柱上;两个变压器集成绕组分别绕制在两个E型磁芯左右两侧边柱上;两个集成绕组均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内层铜箔绕组、电介质层、外层铜箔绕组;两个变压器集成绕组均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内层铜箔绕组、漏感材料层、外层铜箔绕组。本发明将交错并联Sepic电路中的升压电感、储能电容、变压器集成在一个磁性元件中,减少了无源元件的数量和体积,提高了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功率密度,消弱了分布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
背景技术
能源危机的加剧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严峻现状,使得新能源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在新能源技术中光伏电池、燃料电池、蓄电池、超级电容等分布式能量单元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这些能量单元电压等级通常比较低,通常通过直流功率变换器来提升电压增益,实现能量从低压到高压的变换。
交错并联Sepic电路,主要由输入直流电源、升压电感、储能电容、逆变器、变压器和整流输出构成。交错并联Sepic电路可以实现能量从低压直流到高压直流的变换,为电力设备提供良好稳定的供电,使供电用户得到优质电能质量的电能。
交错并联Sepic电路中包括以下无源元件:升压电感、储能电容、变压器等。通常这些无源元件以分立元件实现,不但元件数量多,而且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空间利用率低,采用分立元件使得电力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大大降低,甚至分立元件的寄生参数,如电感的等效并联电容、电容的引脚电感和布线布局,还会对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包括第一集成绕组、第二集成绕组、第一变压器集成绕组、第二变压器集成绕组、第一E型磁芯和第二E型磁芯;所述第一E型磁芯位于第二E型磁芯上方且与第二E型磁芯相对设置;第一集成绕组绕制在第一E型磁芯的中柱上,第二集成绕组绕制在第二E型磁芯的中柱上;第一变压器集成绕组绕制在第一E型磁芯和第二E型磁芯左侧边柱上;第二变压器集成绕组绕制在第一E型磁芯和第二E型磁芯右侧边柱上;所述第一集成绕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第一内层铜箔绕组、第一电介质层、第一外层铜箔绕组,第二集成绕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第二内层铜箔绕组、第二电介质层、第二外层铜箔绕组,第一变压器集成绕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第三内层铜箔绕组、第一漏感材料层、第三外层铜箔绕组,第二变压器集成绕组包括由里到外依次排列的第四内层铜箔绕组、第二漏感材料层、第四外层铜箔绕组。
上述交错并联Sepic电路的无源元件集成装置,所述第一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与一电源正极相连,第一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一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一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悬空不接入电路,第一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与电源正极相连,第二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三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二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悬空不接入电路,第二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三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三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相连,第四内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开关管的漏极相连;第三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与负载端整流桥中点相连,第三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第四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入端相连,第四外层铜箔绕组的输出端与负载端整流桥相连,所述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四开关管构成开关电路,第一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的源极均与电源负极相连,第二开关管、第四开关管的源极均经一个电容后与电源负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1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