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1634.4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76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何青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3F3/04;E02F3/06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71005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镇 道路 渗水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包括盲沟沟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沟沟道的底部铺设混凝土支撑层(4),集水管道(1)沿盲沟沟道的纵向放置于盲沟沟道内,且位于混凝土支撑层(4)上;盲沟沟道内填充透水混凝土层(3),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上方铺设沥青面层(5);
所述集水管道(1)的形状为圆柱体,圆柱体内分布有多个沿圆柱体纵向设置的正六棱柱状的导水通道(1-2),所述圆柱体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沿圆柱体周向以及纵向分布的通水孔(1-4),每个通水孔(1-4)通过通水通道(1-5)至少和一个导水通道(1-2)相连通;每个导水通道(1-2)至少和一个与其相邻的导水通道(1-2)通过通水通道(1-5)相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的透水混凝土由水泥和碎石混合制成,其中,水泥和碎石的质量比为1:8,碎石的粒径为6-1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撑层(4)的混凝土由水泥、砂子和碎石制成,其中水泥、砂子和碎石的质量比为2:3:2,碎石的粒径为5-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道(1)内设有7个导水通道(1-2),其中集水管道(1)的轴线上设置一个导水通道(1-2),其余6个导水通道(1-2)沿集水管道(1)轴线上的导水通道(1-2)的周向分布,使得各导水通道(1-2)在集水管道(1)的截面上呈蜂窝状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混凝土层(3)和沥青面层(5)之间还铺设有土工布层(6)。
6.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使用混凝土材料制作若干根集水管道(1)以及若干个用于套接相邻集水管道(1)端头的圆筒状的集水管道对接件;
2)开挖盲沟沟道,并在盲沟沟道底部铺设混凝土支撑层(4),并对混凝土支撑层(4)进行养护5-8天,以待其凝固;
3)待混凝土支撑层(4)凝固好后,将多节集水管道(1)铺设于盲沟沟道内,同时对每节集水管道(1)缠绕用于封堵通水孔(1-4)的纱网,并使用所述集水管道对接件连接相邻两根集水管道(1);
4)向盲沟沟道内浇筑配制好的透水混凝土,并使用振捣棒振捣密实,形成透水混凝土层(3);
5)在透水混凝土层(3)上施工沥青面层(5),完成施工;
其中步骤1)中所述的使用混凝土材料制作若干根集水管道(1)的具体方法步骤包括:
a)使用混凝土材料制作圆柱状筒体(1-1),养护,待其凝固;
b)使用硬纸板或三合板制作正六棱柱状筒体(2);其中正六棱柱状筒体(2)所围内部横截面尺寸与所要求的导水通道(1-2)横截面尺寸相同;
c)将凝固好的圆柱状筒体(1-1)竖直栽起,将所要求数量的多个正六棱柱状筒体(2)竖直栽在所述圆柱状筒体(1-1)内,并按蜂窝状进行排列分布;
d)在各正六棱柱状筒体(2)之间以及正六棱柱状筒体(2)与圆柱状筒体(1-1)之间浇筑混凝土,养护,待其凝固;
e)待各正六棱柱状筒体(2)以及圆柱状筒体(1-1)之间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好后,拆除正六棱柱状筒体(2);
f)使用混凝土钻孔设备沿圆柱状筒体(1-1)侧壁的周向及纵向顺着圆柱状筒体(1-1)的径向方向钻若干个通孔,形成若干个沟通导水通道(1-2)的通水孔(1-4)及通水通道(1-5)。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施工完成后,在透水混凝土层(3)上先铺设一层土工布层(6),再在土工布层(6)上施工沥青面层(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镇道路边部渗水盲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在浇筑混凝土前,在各正六棱柱状筒体(2)之间以及正六棱柱状筒体(2)与圆柱状筒体(1-1)之间插入预先编织好的钢筋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163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涵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泡机的热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