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1397.1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5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华;黄智;王斌;谢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段晓微,叶美琴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器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渗滤液处理系统使用的厌氧反应器多为上升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上升式污泥床—过滤器(UBF),UASB、UBF厌氧反应器利用内部上清液混合原液循环至底部厌氧污泥层,与底部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反应,顶部低浓度渗滤液溢流至下一阶段处理系统。
UASB、UBF厌氧反应器共同的特点是采用外部循环管路固定安装、内部布水管路固定安装。反应器在渗滤液厌氧处理初期,充足的循环流量和良好的水力搅拌混合效果可以使反应器内的渗滤液与活性污泥充分接触,从而达到较高的COD去除效率。但是长时间的运行中,厌氧反应器内部生化反应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渗滤液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同时渗滤液中的氨氮、磷等经过反应后也会生成鸟粪石(磷酸镁铵),此类物质均会附着在管路、设备上,形成的结垢。随着厌氧反应器循环管路、循环泵、内部布水管路的垢块变厚、堵塞管路导致循环流量降低,渗滤液与厌氧污泥混合不均匀,导致COD的去除效率锐减,处理能力随之降低。因为循环管路及设备均属于固定安装、布水管路安装在罐体内部,致使结垢后的管路及设备难以拆卸、检修、清理,需要排空厌氧反应器进行处理,费时费力,同时厌氧反应器在渗滤液污染物降解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反应器内部进行清理、检修过程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74563.X中公开了一种新型UASB反应器布水系统,包括反应器罐体,一个布水点布置一条布水管,布水管道直接由反应器底部穿池壁直接进入,每个布水管道承担0.5-5m2的池底面积;在池壁外部部分的管道上采用管道、阀门和盲板的配置形式。
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20473293.X中公开了一种可在线维护式的上流式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设有三相分离单元、布水单元,所述的布水单元包括压力布水器以及多根延伸至反应器本体下部的布水管路,所述的布水管路包括套管以及套设在套管内的可拆卸的布水支管,所述的布水支管与压力布水器相连通。
上述方案都存在易在管道内形成结垢,易造成布水管路堵塞,维护频繁,布水干管堵塞需停运厌氧反应器检修的问题。上述问题出现的原因在于厌氧反应器内部生化反应产生的碳酸根离子与渗滤液中的钙镁离子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碳酸盐,同时渗滤液中的氨氮、磷等经过反应后也会生成鸟粪石(磷酸镁铵),此类物质均会附着在管路、设备上,形成的结垢,上述方案中布水管路均采用较小管径,一旦结垢易造成管路堵塞。一旦布水干管因结垢堵塞后,需要停运厌氧反应器进行检修,造成厌氧反应器内部污泥层沉淀在反应器底部,破坏反应器的运行工况,严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效果好。
一种厌氧反应器布水系统,包括反应器本体、三相分离单元、原液布水套管、原液布水器、循环液布水套管、动力机构、循环液布水器;
三相分离单元置于反应器本体的内侧;
原液布水套管置于反应器本体的内侧,原液布水套管的底端位于三相分离单元的下方,原液布水套管的顶端与原液布水器连接;
循环液布水套管置于反应器本体的内侧,循环液布水套管的底端位于三相分离单元的下方,循环液布水套管的顶端与循环液布水器连接;
反应器本体的侧壁上设有吸液孔,吸液孔位于三相分离单元的下方;
动力机构与吸液孔、循环液布水器均连接。
优选的,原液布水套管、循环液布水套管均为多个,多个原液布水套管与多循环液布水套对应设置。
优选的,原液布水器上设有原液排液组件。
优选的,循环液布水器上设有循环液排液组件。
优选的,循环液布水器上设有检修口,该检修口上设有盖板。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软管、第一法兰,第一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与原液布水套管连接,第一软管的另一端与原液布水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软管、第二法兰,第二软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循环液布水套管连接,第二软管的另一端与循环液布水器连接。
优选的,三相分离单元包括三相分离器、集水槽,集水槽与三相分离器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排泥管、第一阀门,反应器本体的底壁的内侧形成集水坑,排泥管的一端与集水坑连接,排泥管的另一端置于反应器本体的外侧;第一阀门安装在排泥管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未经中节能(合肥)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1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工具用楔块式双向主轴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低噪音的精密电控平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