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对接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血管伤救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41232.4 | 申请日: | 2017-06-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69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3 |
| 发明(设计)人: | 陆海波;高宏志;汤俊君;王鑫;彭江;郭全义;卢世璧;杨俊;张建;吴克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陆海波;高宏志 |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A61M2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王金宝 |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对接 装置 包括 救治 | ||
1.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装置(4)和内壁经表面理化修饰的分流管(1),所述导向装置上存在用于套设所述分流管(1)的分流管连接部位,所述导向装置的其中一端为能从血管断端平顺插入血管腔并带动所述分流管(1)一并插入血管的结构,且所述导向装置在与所述分流管(1)一并插入血管后,能从所述分流管(1)内脱离以使所述分流管(1)形成与血管彼此连通的通道;
所述导向装置的两端均超出所述分流管(1),所述分流管(1)的血管端的外壁设有外螺纹(2)或环状凸起,所述导向装置的另一端设有固定所述分流管(1)血管端的锁定螺帽(3),所述锁定螺帽(3)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相配合的内螺纹或与所述环状凸起相配合的环状凹槽,且所述导向装置能带动所述锁定螺帽(3)与所述分流管(1)的端部的外壁上的外螺纹(2)或环状凸起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能从血管断端平顺插入血管并带动所述分流管(1)一并插入血管腔内的所述导向装置的其中一端为弹头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导向器(4)和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一端和所述导向器(4)连接,所述分流管(1)套设在所述导向器(4)的外围,所述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锁定螺帽(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6)包括固定杆(61)和折叠杆(62),所述固定杆(61)与所述导向器(4)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折叠杆(62)的端部设有所述锁定螺帽(3),所述固定杆(61)与所述折叠杆(62)通过旋转轴(5)连接,所述旋转轴(5)横向穿过所述固定杆(61)且所述旋转轴(5)的两端延伸出所述固定杆(61),所述折叠杆(62)与所述旋转轴(5)的两端连接,所述旋转轴(5)带动所述折叠杆(62)从而使所述锁定螺帽(3)转动至与所述外螺纹(2)配合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为膨体聚四氟乙烯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理化修饰包括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表面的物理设计和化学修饰,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表面的物理设计为将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设计成能满足血液流变学的纹理状;
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表面的化学修饰为改变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表面的电荷分布或将药物/化学基团负载于所述分流管的内壁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1)的外径为4.4~8mm,所述分流管(1)的壁厚为0.2~1mm。
8.一种血管伤救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两个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中各自的分流管(1)用于受损血管的远端和近端连接;
所述导向装置与所述分流管(1)分离后,其中一个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中的所述分流管(1)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中的所述分流管(1)能彼此对接并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血管伤救治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中的分流管(1)与其中另一个所述血管对接装置中的分流管(1)通过卡接结构(7)对接并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陆海波;高宏志,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陆海波;高宏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123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体外血液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 下一篇:采用相位差技术的创口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