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亚微米棒状Sb4O5Cl2的简单水热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0652.0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黎;谢建军;夏靖;陈晓莹;郭国雄;易玲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0/00 | 分类号: | C01G30/00;H01M4/48 |
代理公司: | 湘潭市汇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8 | 代理人: | 冷玉萍 |
地址: | 411105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米 sb4o5cl2 简单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微米棒状Sb4O5Cl2的简单水热制备方法。首先将SbCl3与去离子水混合,然后进行磁力搅拌使SbCl3溶解并得到乳白色的悬浊液,再加入去离子水和L‑半胱氨酸;继续进行磁力搅拌,得到白色悬浊液;然后将白色悬浊液转移至高压反应釜中,于100~150℃下水热反应10~15小时,分离干燥得到最终产物亚微米棒状Sb4O5Cl2。本发明制备的亚微米棒状Sb4O5Cl2材料颗粒粒径细小,直径约为400~700nm,长度约4~10μm,粒径均一,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是公开了一种亚微米棒状Sb4O5Cl2的简单水热制备方法, Sb4O5Cl2可用作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属于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具有灵便、安全性好、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无污染、高容量及高能量密度等优良特性,已成为当今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再充电式电源的主要选择对象之一。发展高能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负极材料的开发。目前,实用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基本上是石墨类碳材料,其理论容量只有372mAh g-1,而且首次循环时具有较大的不可逆容量损失和高倍率充放电性能差等缺陷,碳负极在有机电解质中易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层(SEI膜),引起初始容量的不可逆损失,且碳材料的电极电位与金属锂相近,当电池过充电时,碳电极表面易析出金属锂,形成枝晶而引起短路。因此,为了克服目前碳材料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对碳材料进行改性,提高其电化学性能;另一方面则集中寻找能替代碳材料的新型负极材料,如近年研究较多的锑基材料、锡基材料、硅基材料等。
锑基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比较高的理论容量,作为碳负极的潜在取代材料而被广泛研究。例如:首次理论嵌锂容量金属Sb为660mAh g-1、辉锑矿Sb2S3为947mAh g-1、锡锑合金SbSn为824mAh g-1以及氧化锑Sb2O3为1028 mAh g-1等。在形成合金Li-Sb的过程中,锑Sb与Li可形成两种电位相近的金属间化合物Li2Sb和Li3Sb,因此不能看到两个明显的嵌锂平台,其嵌锂电位约为0.8V,能有效避免生成锂枝晶,提高了电池使用安全性,且在嵌脱锂过程中具有非常平坦的电化学反应平台、工作电压稳定。对于锑基负极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锑基硫化物、锑基氧化物、金属锑以及锑基氯氧化物的研究。这几类材料具有不同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但大部分储锂机理均为合金化机理。锑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领域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日趋成为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6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铋酸银纳米线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三维网状钒酸铵纳米晶体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