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环的壳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40092.9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7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林炳全;张俊林;董正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4C5/00 | 分类号: | A44C5/00;A44C2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王震宇 |
地址: | 523843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壳体 结构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环的壳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该壳体结构包括盒状结构的铝金属主体和与所述铝金属主体点焊在一起的不锈钢弹片,所述不锈钢弹片与所述铝金属主体点焊的一端位于所述铝金属主体内,所述不锈钢弹片延伸到所述铝金属主体外,所述不锈钢弹片处于所述铝金属主体外的外部部分包覆有注塑成型的塑胶结构件。本发明有效解决了传统方案的手环外壳在防水性、外观方面的弊端与不足,结构也更为稳固可靠,且制作方便,良品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环的壳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智能穿戴手环市场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和吸引客户的需求,强大的功能和外观的精美是客户的首选,为了满足产品功能和外观的要求,产品的结构和工艺就需要不断更新。
智能穿戴手环外壳主体的传统工艺是直接将不锈钢弹片放到模具里进行注塑成型,具体是,先将不锈钢弹片2放到塑胶模具里进行第一次模内注塑成型,形成第一次注塑成型部分3,再把经过第一次注塑成型的组件放进第二次成型模具里进行第二次进行注塑成型,形成塑胶壳体1,如图1所示。但传统工艺有如下弊端与不足:
1.弹片不易安放且在模具里易掉落。
2.二次注塑进行时注塑压力很容易会把一次成型的扣位冲变形。
3.后续虽然做表面处理,但产品的外观没有金属质感。
4.防水性能较低,一般只能达到5M。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环的壳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环的壳体结构,包括盒状结构的铝金属主体和与所述铝金属主体点焊在一起的不锈钢弹片,所述不锈钢弹片与所述铝金属主体点焊的一端位于所述铝金属主体内,所述不锈钢弹片延伸到所述铝金属主体外,所述不锈钢弹片处于所述铝金属主体外的外部部分包覆有注塑成型的塑胶结构件。
进一步地,所述塑胶结构件包括分别经两次注塑成型的第一次注塑成型部分和第二次注塑成型部分,所述第一次注塑成型部分覆盖所述不锈钢弹片的外部部分的第一面,所述第二次注塑成型部分覆盖所述不锈钢弹片的外部部分的第二面并同所述第一次注塑成型部分形成对所述不锈钢弹片的外部部分的包覆。
进一步地,所述铝金属主体的表面具有表面微孔结构,所述铝金属主体通过所述表面微孔结构与注塑成型的所述塑胶结构件的一部分相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表面微孔结构是经过T处理形成的表面微孔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铝金属主体上设置有供点焊夹具的定位柱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铝金属主体上设置有定位柱,所述不锈钢弹片上设置有供所述铝金属主体的定位柱进行定位的定位孔。
一种手环,包括所述的壳体结构。
一种制作所述的手环的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所述铝金属主体与所述不锈钢弹片点焊在一起;
优选地,在点焊之前,先对所述铝金属主体进行表面处理以形成表面微孔结构;
更优选地,所述表面处理为T处理;
S2、将点焊在一起的所述铝金属主体与所述不锈钢弹片放入注塑模具进行注塑,使所述不锈钢弹片处于所述铝金属主体外的部分由注塑成型的塑胶结构件包覆。
进一步地,步骤S2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点焊在一起的所述铝金属主体与所述不锈钢弹片放入一次注塑模具进行第一次注塑,形成第一次注塑成型部分覆盖所述不锈钢弹片的外部部分的第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晶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ZigBee网络的嵌入式芯片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挤压式铝箔吸嘴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