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40050.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72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沈涛;傅祥影;李剀;胡应添;刘昕;陈凤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W1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00192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网通 实现 方法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监狱安全稳定,根据司法部严禁手机带入监狱的规定,监狱目前采用集群对讲系统,该系统对于提高通信保障能力、保证日常勤务通讯及应急调度指挥、维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但是现代社会,手机等无线通信系统的终端日益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由于监内严禁使用手机,给监区内的民警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
基于目前监狱信息管控和指挥系统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专网通信方法,可以将无线通信技术和信息安全管控进行有效的融合,达到在监狱等特殊场合也可以让合法用户使用手机进行正常通信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及设备,用以提供一种实现对专网内进行通信的终端进行有效地管控。
一方面,本发明方法包括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所述终端接收移动通信专网内的管控服务器下发的管控策略,其中,所述管控策略用于控制所述终端中至少一个功能对象的使用权限;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管控策略在所述移动通信专网中进行通信。
另一方面,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该方法包括:
移动通信专网内的管控服务器接收管控操作客户端发送的管控策略,其中,所述管控策略用于控制终端中至少一个功能对象的使用权限;
所述管控服务器向所述管控服务器控制区域内的终端发送管控策略。
与上述方法相对应,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移动通信专网内的管控服务器下发的管控策略,其中,所述管控策略用于控制所述终端中至少一个功能对象的使用权限;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控策略在所述移动通信专网中进行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管控服务器,该管控服务器位于移动通信专网内,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管控操作客户端发送的管控策略,其中,所述管控策略用于控制终端中至少一个功能对象的使用权限;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管控服务器控制区域内的终端发送管控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专网通信方法,主要是终端通过刷卡等方式进入专网覆盖的区域时,被专网的管控服务器管控,管控服务器下发管控策略到终端,控制终端的各项功能对象的使用权限,使终端在功能受限的情况下连接到专网,由于专网通信具备通道加密能力,从而完全阻断可能外泄数据的通道,可见,这一移动通信专网在保证监狱等特殊场景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可以实现了手机等终端的正常语音通信功能,使得特殊场所内的合法手机用户在可控的条件下可以实现正常通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专网通信的实现系统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进入专网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终端离开专网的通信方法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上述专网通信系统的语音通信系统架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控通信系统中集群调度系统架构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管控服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400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