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9579.5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7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林伟华;刘福江;郭艳;徐齐徽;殷永辉;董晓莹;梁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图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T17/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区域 范围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地理空间数据可视化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年龄段)孩子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让孩子们全方位协调发展,社会迫切需要科普实践类户外教育活动的开展,来保障学生们的全身心健康发展。而随着大规模的户外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安全问题又成为了家长们首要关心的一大问题。在我国,户外活动的发展并不健全,安全保障系统和预警系统并不完善,而且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为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科普实践类户外教育公司不得不提前一周甚至是一个月的时间去踩点,这不仅耗费公司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人工踩点还不一定全面,而且每一次户外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一个教练要带领十个左右的孩子这样的人员配比也是不够的。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通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制定出一个随着地理环境变换而自适应变换的安全区域,该自适应的安全区域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地保障参与户外科普实践活动的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年龄段)学生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地图上将所有危险区域标注出来,并将所有危险区域的位置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S2、以危险区域的边缘为边界,将远离危险区域边界10~30m的区域设定为危险缓冲区域,并将危险缓冲区域的位置信息全部记录下来:
S3、在远离危险区域和危险缓冲区域以外,自行定义一个以移动的人为中心的半径为30~50m的圆形安全区域;
S4、随着人的移动,圆形安全区域也随之变动,当圆形安全区域边界的任何一边与任一危险缓冲区域相触碰,那么将触碰的这一边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从而形成了一个形状有所变化并紧挨着危险缓冲区域边缘的安全区域。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在步骤S1中,在地图上将所有危险区域标注出来之前,首先以专题地图的形式对该地区域进行粗选,把明显的危险区域通过ARCGIS选址,选出大致符合要求的区域在做进一步分析。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危险区域、危险缓冲区域、安全区域的所有位置信息均采用该位置的经纬度来进行标注,所述危险区域、危险缓冲区域在地图上的经纬度信息是唯一的,安全区域的经纬度信息为变量,随着移动人的位置信息而变化。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危险区域包括包括是否有河流、山崖、危险障碍物、陡坡以及是否有野生凶猛野兽出没,每一所述危险区域均建立危险区域模型。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危险区域模型包括直线型危险区域模型和圆形危险区域模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针对危险缓冲区域的地理位置是唯一的,从而制定出一个随着地理环境变换而自适应变换的安全区域,本发明中所述的安全区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特定形状的安全区域,自适应变换的安全区域更加灵活,更加智能地保障参与户外科普实践活动的K12(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年龄段)学生的人身安全。
2、本发明所述的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公司可以不用去进行踩点,节省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同时一个教练要带领更多的孩子(至少十个)以进行科普实践类户外教育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通过GIS选址绘制出的各个危险缓冲区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安全区域范围确定的形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安全区域范围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安全区域边界与危险缓冲区域相触碰的判断方法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所述安全区域边界与危险缓冲区域相触碰又一的判断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图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图歌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5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