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9389.3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蔚;潘宁;马宗虎;傅国志;陈祎;赵健;张旭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现场控制器发送的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将所述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与预先建立的厌氧反应的理论模型中的目标数据进行比选,获取现场控制器所需目标参数;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给所述现场控制器。通过上述控制方法在线分析现场厌氧反应的工艺参数和/或操作参数,获取现场控制器所需目标参数。通过上述控制方法,能时刻监测多变和不稳定的厌氧反应,并及时筛选出目标参数,并将目标参数发送给现场设备,控制现场设备按照目标参数进行工作,保证产气效率的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厌氧反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厌氧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厌氧反应技术是一种能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能源的技术。目前,该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质沼气化、生物质液化成乙醇、生物质燃料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质能产水煤气以及生物质制氢等几个方向。其中生物质沼气化是研究最多的一个方向,其生产过程是将生物质在厌氧和其它适宜条件下,经微生物分解代谢,转变成以甲烷和二氧化碳为主体的混合气体。在上述转变过程中,为了保证厌氧反应的效果,需监测并控制反应过程中的参数。
传统的用于监测并控制反应过程的方法是采用预设参数的方式,也即先在人机接口设置预设反应参数,再采集现场实际参数,最后将现场实际参数维持在预设反应参数范围内,实现对厌氧反应加以调控的目的。上述方式已公开在中国专利文献CN 203393156U中,该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温厌氧发酵运行参数的无线实时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单元、无线中转单元和检测与控制单元,其中的检测与控制单元包括PLC控制系统和WINCC监控系统,PLC控制系统通过无线中转单元实现对数据采集单元的控制。
厌氧反应过程是一种具有高温变、微负压、非线性、不稳定性、气相密集区域多变和大时滞等特点的复杂动态过程,这导致其在不同原料和反应阶段下所需反应条件都不尽相同。上述技术通过数据采集单元、无线中转单元和检测与控制单元实时监测了厌氧反应过程中的参数,利用预设参数,并将现场实际参数维持在预设反应参数范围内,能在一定程度上调控厌氧反应,但是,预设参数一般是根据经验设置,主观性大,不能有效适应多变和不稳定的厌氧反应,更难以确定最佳的反应参数和/或工艺参数,无法保证产气效率。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现有厌氧反应控制系统不能有效适应多变和不稳定的厌氧反应,难以确定最佳的反应参数和/或工艺参数,无法保证产气效率的缺陷,进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适应多变和不稳定的厌氧反应、及时调控工艺参数和/或操作参数、保证产气效率的厌氧反应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厌氧反应控制方法,用于现场控制器,包括
获取厌氧反应的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所述现场参数包括工艺参数和/或操作参数;
将所述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发送给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
接收所述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返回的根据所述现场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获得的目标参数;
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给现场设备,控制所述现场设备按照所述目标参数进行工作。
可选地,还包括采集厌氧反应的现场的图像和/或视频,并发送至移动终端的步骤。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厌氧反应控制方法,用于远程数据中心服务器,包括:
接收现场控制器发送的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
将所述现场运行参数、地域信息和物料信息与预先建立的厌氧反应的理论模型中的目标数据进行比选,获取现场控制器所需目标参数;
将所述目标参数发送给所述现场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华电中光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英晶体外形研磨防呆作业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浸渗清洗线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