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PP控制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袖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9288.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梁焕强;张东彦;崔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京港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40/00 | 分类号: | G16H40/00;A61B17/135;A61B5/024;A61B5/0225;A61N1/18;A61N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518049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pp 控制 缺血 适应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APP控制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袖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袖套、主气囊、辅助气囊、主机、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麦克风传感器、移动终端APP,所述主气囊和辅助气囊相互平行且均位于袖套中,当将袖带装置佩戴在人体大臂时,主气囊位于人体肱动脉上方;本发明通过增加了辅助气囊及防滑带凸起,有效的防止测量过程中因气囊偏移而造成的误差;电极按摩贴的加入,使得人体能够快速从麻痹状态中回复过来,且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同时袖带的包布选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菌能力,有效避免了因出汗而滋生细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PP控制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袖带装置。
背景技术
血压的变化是反映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血压过低,可引起器官血液供应不足,尤其是心脑血管等重要器官的供血不足,将导致严重后果。当血压过高时,心脏和血管负担过重,往往可引起心脏代偿性肥大、心血管功能不全,甚至导致心力衰竭。长期受到高压压迫,血管壁本身易发生病理性改变,甚至可引起脑溢血等严重后果。因此,及时、准确地了解自身血压情况是非常必要的。
传统的血压计气囊为一个大型的气囊,覆盖在肱动脉上方,经过气囊加压减压过程,然后通过听诊器探测柯氏音或示波法收集信号,判断血压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气囊设计可能会造成偏移,不能完全起到加压的作用,或加压不均匀,造成测量结果的误差,且误差平均在10-20mm Hg。而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升高范围在5-6或者19-20mm Hg,因此血压计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准确判断病情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且现有的血压测量装置基本都是通过医生来进行测量,即使是电子血压计其自身也带有一个显示装置,造成整个血压测量装置体积较大;现有的缺血预适应装置则也通过安装在其上的显示装置来进行训练,且基本依靠人工进行气囊的充气和排气,由于缺血预适应一般耗时较长,现有的装置只能在有人工监测的情况下在固定地点进行,不能方便携带;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臂式血压计与训练仪,在袖带上直接安装电池形成供电系统与控制系统,与人体心脏位置相距较近,存在爆炸等造成人身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机率。
同时传统血压计袖带所用布料具有透气性差、舒适度低、易滋生细菌等缺点,若仅用于血压测量时,缺点尚不明显。但若用于缺血预适应过程,由于训练时间较长,则会因大量出汗而滋生细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APP控制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袖带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提高血压测量准确度;能够快速缓解老年人因缺血预适应而发麻的状态;袖带的外层包布的透气性和抗菌性均得到了加强,且能够通过APP实时对整个装置的状态进行控制,并将信息上传至网上进行保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APP控制的缺血预适应训练袖带装置,包括袖套、主气囊、辅助气囊、主机、压力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麦克风传感器、移动终端APP,所述主气囊和辅助气囊相互平行且均位于袖套上,当将袖带装置佩戴在人体大臂时,主气囊位于人体肱动脉上方;
所述主机通过卡扣固定在袖套上,主机与主气囊、辅助气囊分别通过气嘴相连通,;
所述麦克风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均设置在袖套上,且麦克风传感器、心率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主机相连接;
所述主机与移动终端APP通过USB OTG或无线通信相连接,主机用于接收移动终端APP的命令来控制主气囊和辅助气囊的充气与排气,以及将心率传感器、麦克风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传递给移动终端APP;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京港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京港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92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