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司匹林在制备预防和治疗EB病毒相关性鼻咽癌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38767.6 | 申请日: | 2017-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11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卢建红;左埒莲;辛舒雨;李桂源;乐文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1/616 | 分类号: | A61K31/616;A61P35/04;A61P31/22;C12Q1/68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43113 | 代理人: | 马强,周栋 |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阿司匹林 制备 预防 治疗 eb 病毒 相关性 鼻咽癌 转移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EB病毒相关性鼻咽癌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全球90%人类均能被EB病毒(Eptein-Barr virus,EBV)感染,且长期处于潜伏感染状态。其与与鼻咽癌(NP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以放射、化疗治疗为主。只有在患者处于I、II期时,放疗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实际情况是,鼻咽癌发病部位隐蔽,大部分患者就诊时,病情已经发展到晚期,放化疗效果不理想,而且容易发生转移。转移是导致晚期患者死亡的主要有原因。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现多用于预防血栓、心脏病等疾病,尚未有其关于转移方面的研究与应用。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EB病毒的主要癌蛋白,能够诱导多种信号通路(如,NF-κB、MAPK kinase(ERK,p38和JNK)、JAK/STAT),引起上皮细胞形态与表型的改变,促进上皮间质转换(EMT),导致肿瘤细胞侵袭转移。在低分化和未分化鼻咽癌组织中,EB病毒潜伏蛋白1(LMP1)几乎都能被检测到,且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表明,EB病毒的作用伴随着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前期研究发现,EBV LMP1与鼻咽癌转移呈正相关。
Micro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的非编码小RNA,主要通过与靶基因的3'末端非翻译区互补配对、从而抑制靶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抑制基因的表达,调控机体多种而复杂的生命活动进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iRNAs表达异常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发明人前期研究已证明,在EBV相关的鼻咽癌中,LMP1能够通过NF-κB的活化使miR-203低表达或表达缺失,促进肿瘤细胞EMT。
外泌体是一类大小为30至150nm的胞外囊泡亚群。绝大多数细胞均能产生外泌体。外泌体包含各种生物大分子,包括DNA,miRNA,mRNA,蛋白质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其通过转移上述分子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的通信,调控受体细胞各项复杂生命活动过程,是微环境中的一种重要介质。研究证明,从肿瘤细胞释放的外泌体能影响肿瘤的形成,生长,转移和耐药。现已观察到EBV阳性肿瘤细胞能够分泌含有LMP1的外泌体。某些蛋白或分子可在外泌体中富集,进入血液,从而比直接检测更容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阿司匹林(ASP)抑制EBV相关鼻咽癌的转移,为该类型患者提供转移方面的预防和治疗新策略。并结合检测血清外泌体中LMP1和miR-203的表达,辅助诊断患者转移发生的风险性,并及时给予ASP的治疗,有效抑制肿瘤的转移,为鼻咽癌的抗转移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我们研究表明,在鼻咽癌组织样本中,LMP1与miR-203表达呈负相关。ASP处理肿瘤细胞,抑制NF-κB的活化,促进miR-203表达。并且,ASP通过抑制EBV阳性细胞中LMP1的外泌并增加miR-203的外泌,抑制NPC细胞的EMT和转移。在外泌体中,LMP1和miR-203也存在负性关系。在裸鼠实验中,通过注射具有高转移性的NPC细胞5-8F,并对实验组裸鼠给以ASP治疗,对照组不进行ASP处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肿瘤细胞5-8F转移到肺组织的概率明显降低。这些研究结果提示,在EBV相关鼻咽癌中,ASP能够作为抑制鼻咽癌患者转移的预防和治疗新药物(ASP能够抑制具有高转移性鼻咽癌细胞系5-8F的转移),并结合检测外泌体中LMP1和miR-203的表达,为鼻咽癌患者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ASP在EB病毒相关性鼻咽癌转移的治疗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本发明中判定给予ASP治疗的辅助性检测指标与方法,即为检测血清外泌体中LMP1和miR-203的表达。该检测方法流程为:(1)提取鼻咽癌患者血清外泌体47例,正常人血清11例,提取总RNA;(2)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为cDNA;(3)以LMP1和miR-203特异性引物,荧光定量PCR检测LMP1和miR-203的表达,β-actin和U6分别为内参基因。定量ΔCT=待测基因LMP1与内参基因平均ΔCT值的差值,判断ΔCT是否小于过等与2.46,当ΔCT≤2.46时,提示LMP1高表达,患者转移风险大,考虑给予患者ASP治疗;或者定量ΔCT=待测基因miR-203与内参基因U6平均ΔCT值的差值,判断ΔCT是否小于或等于3.15,当ΔCT≤3.15时,提示miR-203高表达,患者肿瘤转移风险小,不需要给予患者ASP治疗。上述方法中,荧光定量PCR时,所用的LMP1的特异性引物为:正向:5'-TGAACACCACCACGATGACT-3'(SEQ ID NO.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7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救必应酸在制备抗乙肝病毒药物中的用途
- 下一篇:一种用于鱼类养殖的复方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