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蚯蚓粪制备火龙果专用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676.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1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曾凡跃;李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钦州市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F15/00 | 分类号: | C05F15/00;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535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蚯蚓 制备 火龙果 专用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肥料,具体涉及利用蚯蚓粪制备火龙果专用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是一种集营养、环保、生态于一身的新兴热带水果,其营养丰富、口感上乘,且花、果、枝条均含有大量的药效显著的营养性物质和治疗性物质而深受人们的欢迎。近年来,火龙果的引种和扩种在各地方兴未艾,钦州市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火龙果生产基地。作为典型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钦州市,具有丰富的自然气候资源,“花非春仍奔放,草经冬而不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调匀,日照充足,是华南地区发展火龙果露地栽培的最佳地域。传统单质肥料、复合肥料多为速效肥料,养分释放速度快,难以被作物完全吸收,肥料中的大部分养分容易被淋溶、挥发、固定,利用率低,并给环境带来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蚯蚓粪制备火龙果专用肥的方法,该方法制得的肥料不仅能提高火龙果产量,还能改善火龙果品质。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利用蚯蚓粪制备火龙果专用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蚯蚓粪过25~30目筛,堆置6~9d,控制蚯蚓粪中水分含量为20~30%;
2)将秸秆切断,撒入秸秆腐熟剂,控制秸秆含水率为69~78%,封闭发酵40~80天,即得;
3)取60~80重量份堆置后的蚯蚓粪、10~20重量份发酵秸秆、0.1~0.3重量份的洋甘菊精油以及1~3重量份龙眼果皮提取液,混匀。
步骤2)中,秸秆切成1~5cm长的小段。
步骤2)中,将秸秆小段分层叠放,每层的厚度为5~15cm,叠放总厚度不超过0.8m。
步骤2)中,往秸秆堆中,每层撒入10g/m2秸秆腐熟剂。
步骤2)中,在发酵期间每10~20天翻堆一次。
步骤3)中,所述龙眼果皮提取液是将龙眼果皮加水煎煮0.5~1.5h,滤渣再次加水煎煮20~30min,过滤得到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然后按照每克龙眼果皮制备8~10ml提取液的比例浓缩制成龙眼果皮提取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有机肥料中养分全面,含有的物质不需要人为添加。不仅含有氮磷钾、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还含有钙硫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微生物等物质,养分均衡,肥效持久。
2)本发明的肥料有利于提高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加速火龙果的生长速度,增加果实重量以及果实中VC等成分的含量,提高火龙果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1)将蚯蚓粪过25目筛,堆置6d,控制蚯蚓粪中水分含量为20%;
2)将秸秆切成1cm长的小段,分层叠放,每层的厚度为5cm,叠放总厚度不超过0.8m,每层撒入10g/m2秸秆腐熟剂,控制秸秆含水率为69%,封闭发酵40天,每10天翻堆一次;
3)将龙眼果皮加水煎煮0.5h,滤渣再次加水煎煮20min,过滤得到上清液;合并两次上清液,然后按照每克龙眼果皮制备8ml提取液的比例浓缩制成龙眼果皮提取液;
4)取60kg堆置后的蚯蚓粪、10kg发酵秸秆、0.1kg的洋甘菊精油以及1kg龙眼果皮提取液,混匀,即得。
对照例1
1)将蚯蚓粪过25目筛,堆置6d,控制蚯蚓粪中水分含量为20%;
2)将秸秆切成1cm长的小段,分层叠放,每层的厚度为5cm,叠放总厚度不超过0.8m,每层撒入10g/m2秸秆腐熟剂,控制秸秆含水率为69%,封闭发酵40天,每10天翻堆一次;
3)取60kg堆置后的蚯蚓粪、10kg发酵秸秆混匀,即得。
对照例2
1)将蚯蚓粪过25目筛,堆置6d,控制蚯蚓粪中水分含量为20%;
2)将秸秆切成1cm长的小段,分层叠放,每层的厚度为5cm,叠放总厚度不超过0.8m,每层撒入10g/m2秸秆腐熟剂,控制秸秆含水率为69%,封闭发酵40天,每10天翻堆一次;
3)取60kg堆置后的蚯蚓粪、10kg发酵秸秆和0.1kg的洋甘菊精油混匀,即得。
对照例3
1)将蚯蚓粪过25目筛,堆置6d,控制蚯蚓粪中水分含量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未经钦州市钦南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6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强梁及具有其的车辆
- 下一篇:一种高浓度玉米发酵废液深度脱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