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邻炔基酚醚类糖苷化给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8438.1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6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松;胡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H15/203 | 分类号: | C07H15/203;C07H15/18;C07H15/24;C07H13/06;C07H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330022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邻炔基酚醚类 糖苷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邻炔基酚醚类糖苷化给体,其制备方法及在糖苷化反应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邻炔基酚醚类糖苷化给体稳定,容易保存,广泛使用于各种糖苷化反应。给体的离去基为酚醚类保护基,可以区别于苄醚类保护基进行保护基操作。糖苷化反应条件温和,对酸敏感和对亲电试剂敏感的受体均能耐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糖苷化给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糖苷化反应其实就是将一个糖的异头位装上离去基(leaving group)得到的糖苷化给体(glycosyl donor)与ROH(具有裸露羟基的底物,称为受体glycosyl acceptor)通过缩醛键连接起来,形成糖苷键进而得到糖苷化产物。糖苷化反应的核心就是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的构建和糖苷化产物的收率,影响的因素可归纳为给体(donor),受体(acceptor)和反应条件(促进剂、溶剂、温度和浓度)等三大因素。给体和受体的活性均可以直接影响糖苷化反应的收率,然而研究发现给体的活性可以通过保护基来调节。因为糖苷键的特性不同,故而应用不同的糖苷化方法构建糖苷键均有不同的难度,对酸敏感的糖苷键,糖苷化方法的促进剂必须温和;而活性较低的糖苷键又需活性较高的给体与促进剂。对于糖苷键的立体选择性也是糖化学的难点,至今可以通过给体邻基参与效应控制得到1,2-trans糖苷键,利用异头碳效应得1,2-cis糖苷键以及构象控制得到1,2-cis糖苷键。(K.C.Nicolaou;Helen.J.Mitchell.Angew.Chem.Int.Ed.2001,40,1576–1624;JiansongSun,StéphaneLaval,Biao Yu.Synthesis 2014,46,1030–1045)
目前较为经典的糖苷化给体有溴苷给体、Schmidt给体、邻炔基苯甲酸酯给体、硫苷给体。其中以溴苷为给体的糖苷化方法(Koenigs-Knorr方法)是最早发展的糖苷化方法。用汞盐或银盐作为促进剂,虽然给体制备简单,反应性良好,但是由于溴苷不稳定而不利于保存,反应需要当量以上的重金属促进剂,价格昂贵且环境不友好,现在已经逐渐被其它方法取代。Schmidt给体糖苷化方法(三氯乙酰亚胺酯法)是R.R.Schmidt教授在1980年发展的糖苷化方法。以质子酸TfOH、及Lewis酸TMSOTf、BF3·Et2O等作为催化剂,对于活性较高的糖给体制备和纯化十分困难,容易坏,特别是不能应用在某些糖基底物特别是酮糖(如唾液酸和果糖)和某些脱氧糖底物中。2008年,上海有机所俞飚教授课题组发展了以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Ph3PAuNTf2/Ph3PAuOTf为促进剂的新型高效糖苷化方法。此方法存在的弊端就是异头安装好离去基后无法与酯类保护基进行保护基操作。硫苷糖苷化方法常用的促进剂有(NIS/TMSOTf),(MeSOTf),(NIS/TfOH),(Me2S/Tf2O)等。制备硫苷给体时的气味较不友好,同时糖苷化后掉下的 离去基具有一定的亲电性,会干扰糖苷化产物。之后Kim教授,万谦教授相继发展的给体,均属于苄醚类给体,安装好离去基后均无法与苄醚类保护基正交操作。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新型的基于炔基活化糖苷化方法,反应所需的促进剂体系温和、便宜、易得,对底物的普适性高,给体稳定,反应副产物较少,能与苄醚类保护基给体正交操作,且能够高效构建糖苷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糖苷化给体及其制备方法并将之应用于糖苷化反应中。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式I结构的邻炔基酚醚类糖苷化给体,
其中Gly为取代或非取代的糖基。
所述Gly为以下任一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师范大学,未经江西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4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