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429.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马召才;郑伟;孙洪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天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8 | 分类号: | C09D175/08;C09D7/12;C08G18/76;C08G18/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氨酯 防水涂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涂料的生产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涂料因其具有成膜温度低、附着力强、耐磨性好、硬度大以及耐化学品、耐候性好等特点,使得其广泛应用于涂料领域。
而日常使用的聚氨酯涂料往往都是双组份,因而,其制备过程及使用过程往往则较为繁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对聚氨酯涂料的常规标准难以满足要求较高的环境下的使用。尤其是聚氨酯防水涂料使用的环境更为广泛,因此,其环境复杂性则更高,部分情况下要求更高。
因此,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使用性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是本发明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聚氨酯涂料往往都是双组份,因而,其制备过程及使用过程往往则较为繁琐,且聚氨酯防水涂料使用的环境更为广泛,因此,其环境复杂性则更高,部分情况下要求更高,现有标准的要求有时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制备方法简单,使用方便,且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使用性能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氧化丙烯三醇置于温度为100-130℃的条件下干燥1-5h,得到混合物M1;
2)向混合物M1中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后,置于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制得混合物M2;
3)向混合物M2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和硅胶触变剂混合,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所述聚氧化丙烯三醇的用量为20-100重量份,所述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含量为10-50重量份,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氧化镁的用量为1-5重量份,所述三氧化二铝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碳酸钙的用量为5-20重量份,所述硅胶触变剂的用量为0.1-2重量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聚氨酯防水涂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将一定重量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氧化丙烯三醇干燥后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并于水浴加热条件下混合后,再进一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和硅胶触变剂,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从而使得可以通过上述更为简便的方式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且通过对原料用量及制备步骤的控制,使制得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使用性能。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氧化丙烯三醇置于温度为100-130℃的条件下干燥1-5h,得到混合物M1;
2)向混合物M1中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后,置于温度为70-90℃的条件下水浴加热,制得混合物M2;
3)向混合物M2中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和硅胶触变剂混合,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其中,
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聚氧化丙烯二醇,所述聚氧化丙烯三醇的用量为20-100重量份,所述2,4-甲苯二异氰酸酯的含量为10-50重量份,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的用量为1-10重量份,所述氧化镁的用量为1-5重量份,所述三氧化二铝的用量为2-8重量份,所述碳酸钙的用量为5-20重量份,所述硅胶触变剂的用量为0.1-2重量份。
上述设计通过将一定重量的聚氧化丙烯二醇和聚氧化丙烯三醇干燥后加入2,4-甲苯二异氰酸酯,并于水浴加热条件下混合后,再进一步加入纳米二氧化硅、氧化镁、三氧化二铝、碳酸钙和硅胶触变剂,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从而使得可以通过上述更为简便的方式制得聚氨酯防水涂料,且通过对原料用量及制备步骤的控制,使制得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更好的抗拉强度、延伸率等使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天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芜湖天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4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