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8206.6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81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金泽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7/104 | 分类号: | F16F7/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王丹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位 保护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减振器是用在设备与基础之间的一种减振产品,一般由橡胶和钢弹簧制作,一般减振器都不具备过载限位和抗拉限位,只能在标准载荷范围内使用,一但出现设备顷斜时,减振器不具备过载限位和抗拉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解决减振器不具备过载限位功能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包括上盖、缓冲部件和底座,所述缓冲部件垫设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上盖与缓冲部件在中心位置处由上至下穿设有空心的定位轴,所述底座上部套设在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上盖与所述定位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下端设置有过载限位部件,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轴的内部,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下端与所述底座下部留有安全活动距离。
进一步,所述过载限位部件包括连接杆和接触板,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轴内部,所述接触板中心位置与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接触板的面积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端面积。
进一步,所述定位轴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抗拉部件,所述抗拉部件与所述底座上部可解除式相抵。
进一步,所述抗拉部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定位轴外侧的限位挡环和固定卡簧,所述限位挡环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上部与固定卡簧之间,所述定位轴外侧设置有用于卡设所述固定卡簧的卡槽,所述固定卡簧与所述卡槽卡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锥台状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下部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形,所述支撑架与所述底板形成腔体结构,所述支撑架上部中心位置套设在所述定位轴的外侧,所述缓冲部件垫设在所述上盖与所述支撑架之间。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孔。
进一步,所述底板为矩形。
进一步,所述底板在四个角部位置均设置有倒角。
进一步,所述定位轴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上端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与所述定位轴通过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缓冲部件为减振橡胶。
本发明提供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包括上盖、缓冲部件和底座,所述缓冲部件垫设在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上盖与缓冲部件在中心位置处由上至下穿设有空心的定位轴,所述底座上部套设在所述定位轴外侧,所述上盖与所述定位轴固定连接,所述定位轴下端设置有过载限位部件,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定位轴的内部,所述过载限位部件下端与所述底座下部留有安全活动距离。这样,在定位中下端设置过载限位器,而且过载限位部件下端与底座下部留有安全活动距离,由于定位轴与上盖固定连接,且过载限位部件上端固定设置在定位轴的内部,在上盖受力时,上盖受力压迫并向下移动,过载限位部件被携带并向下移动,过载限位部件最大的位移距离则就是安全活动距离,当过载限位部件接触到底座下部时,过载限位部件无法位移,进而起到对上盖下沉位移量的限制,有效保护减振器的结构稳定性。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的优点是:在减振器承受超过标准载荷时,减振器具有过载限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的纵向截面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限位保护减振器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上盖,2、缓冲部件,3、底座,31、底板,32、支撑架,33、安装孔,4、定位轴,5、抗拉部件,51、限位挡环,52、固定卡簧,6、过载限位部件,61、连接杆,62、接触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中心”、“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82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