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环保的曲酸生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7981.X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9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谢彪;杨志刚;李镇江;江源刚;黄伟;林佳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金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12 | 分类号: | C12M1/12;C12M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环保 生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的曲酸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曲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化妆品 、食品加工、医药、农业 等领域。特别是在食品加工领域,由于其安全无毒,作为理想的多酚氧化酶抑制剂,最具应用前景。微生物发酵是曲酸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途径,微生物发酵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活动,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有氧微生物发酵生产工艺中对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溶氧量、精制纯化工艺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且设备复杂,技术控制手段也各异,该生产行业普遍存在高能耗、高污染的问题。
工业化生产中,冷凝用水的使用,原则上需要循环利用来实现环保、节约用水和降低成本的目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冷凝水需要降温、处理后才能再次使用,因而使得设备更加复杂、成本再次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生物发酵技术中处理设备复杂,耗能高,污染环境的问题,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曲酸生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曲酸生产循环系统是结合工业微生物发酵,包含空气控制、温度控制、连续浓缩、母液回收和废物利用。空气控制是指有氧发酵工艺中氧的来源、净化和溶氧,包括压缩空气供氧、冷凝除水、升温过滤净化、搅拌和消泡溶氧;温度控制是冷凝水循环井室控温,包含余热的再利用和地下冷却;连续浓缩是三效连续进样蒸发,进料温度为25℃-30℃,出料温度为60℃-70℃,真空度为-0.04~ -0.08MPa, 蒸汽压为0.5MPa;母液回收是母液预处理后回收,包括母液在地表下低温井室中静置12~24小时,使其进一步冷却析出曲酸,滤网过滤,以免堵塞进一步循环浓缩中的管道;废物利用是指发酵液采用板框压滤后的固体物料的利用,包括菌丝体、蛋白和培养基中其它固体物作为动物饲料。
进一步地,消泡溶氧是发酵罐上部设有消泡剂储存器,储存器配有监控模块和计量模块,具有实时检测和精准添加的功能;
进一步地,冷凝水循环井室包含缓存井室、过滤装置、冷却管道、循环泵和贮存井室,缓存井室的出水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缓存井室的出水口与冷却管道的进水段连接,冷却管道的出水段安装有循环泵并通向贮存井室,冷却管道的冷却段安装在缓存井室和贮存井室之间的地表以下,利用地下温度自然降温。设置缓存井室,方便对用过的冷凝水进行预处理,将其中的沉淀、杂质除去,以防腐蚀或堵塞冷却管道;冷却管道设置为多层、蛇形排布,增大与地下冷源接触面积,加强降温效果,也可设置流量调节阀,根据需要调节流量大小,间接调整冷却温度。总之,循环井室是生物发酵生产中,以冷凝水为介质的热量交换体系。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设备结构简单、运行高效、节能环保、水资源循环利用、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节能冷凝水循环井室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缓存井室,11-出水口,12-排污口,2-过滤装置,3-冷却管道,31-冷却段,32-进水段,33-出水段,34-流量调节阀,4-循环泵,5-贮存井室,6-二级冷却井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节水节能循环体系
一、地下温度自然降温(地下水资源):
结合图1,节能冷凝水循环井室,包含缓存井室1、过滤装置2、冷却管道3、循环泵4和贮存井室5,所述缓存井室1的出水口处安装有过滤装置2,过滤装置2的滤芯材料为聚丙烯棉或颗粒活性炭,将冷却水中的颗粒物和杂质过滤,以防腐蚀和堵塞冷却管道3,缓存井室1的出水口11与冷却管道3的进水段32连接,冷却管道3的进水段32设有流量调节阀34,冷却管道3的出水段33安装有循环泵4并通向贮存井室5;所述冷却管道3的冷却段31安装在缓存井室1和贮存井室5之间的地表以下。
本实施例中,还包含二级冷却井室6,所述二级冷却井室6与贮存井室5连通。二级冷却井室6内设有制冷装置,二级冷却井室6外包有保温层。将贮存井室5中的冷凝水根据需要输送至二级冷却井室6中进行再次降温,并保温备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段31设置在地表以下0.5~1.5米处,冷却段31为多层水平排布的管道,每层管道均呈蛇形排列,增加冷却面积和冷却时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存井室1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2,方便检修和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金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金开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79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