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6647.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26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强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S60/00;F24S50/00;F24D15/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5 | 代理人: | 赵立军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机 出口连接 回风管道 送风管道 转向阀 采暖 太阳能集热器 供热 太阳能空气 导热介质 制冷系统 热水器 太阳能集热器出口 太阳能综合利用 低谷电能 空气流通 入口连接 制冷设备 制热设备 动力源 热空气 制冷 太阳能 节能 能源 出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涉及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本发明以空气为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空气为导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入口分别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经第二、三转向阀连接的热水器、送风管道;与送风管道进行空气流通的回风管道;入口与回风管道出口连接的风机,与风机的出口连接的第一转向阀;所述热水器的出口与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风机经第一转向阀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或出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道与回风管道安装有以热空气为动力源的制冷设备和/或制热设备。本发明将多套设备综合为一体,在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辅助使用电能,充分利用低谷电能,使使用者节省能源,节省安装成本;最终达到高效、节能供热、采暖、制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技术对太阳能的利用尚不完善,仅仅体现于太阳能热水器的利用;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浪费甚大,另外在冬天,北方的天气甚冷,需要取暖,往往利用水来取暖,还要浪费大量的煤气资源;在夏天,室内需要制冷,往往要浪费大量的电能。而且,现有的设备并没有将整个系统进行整合,这样对于居民使用时,需要安装多套设备,成本昂贵,不足以向居民推广。
另外,对于现有技术多采用水为导热介质,其比热容降低,影响最终温度;甚至由于水的特性,还会使各个设备锈蚀造成损失,甚至还要设置防锈蚀、防冻、防漏等措施,造成投资较大;还不利于维修、售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旨在综合利用太阳能,向居民提供一套完整的、价格便宜、易维修的多功能系统,旨在倡导多利用清洁、绿色能源,节省不可循环开采资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空气供热、采暖、制冷系统,以空气为导热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空气为导热介质的太阳能集热器,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经第二转向阀连接的热水器;入口与太阳能集热器出口经第三转向阀连接的送风管道;与送风管道进行空气流通的回风管道;入口与回风管道出口连接的风机,与风机的出口连接的第一转向阀;所述热水器的出口与风机的入口连接;所述风机经第一转向阀与太阳能集热器的入口和出口连接;所述送风管道与回风管道安装有以热空气为动力源的制冷设备和/或制热设备。
优选的,其还包括入口经第四转向阀与太阳能集热器连接,出口与送风管道入口连接的蓄热换热箱。
优选的,其还包括加热空气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第三转换阀与送风管道连接之间。
优选的,所述蓄热换热箱的出口经加热器与送风管道连接。
优选的,所述送风管道入口经加热器与蓄热换热箱的出口连接。
优选的,其还包括分别置于太阳能集热器、热水器、送风管道的温度传感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控制第二、三转向阀的控制装置。
优选的,所述蓄热换热箱内部也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四转向阀被控制装置根据置于整个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信号驱动开合。
优选的,所述加热器被控制装置根据置于整个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信号驱动开合。
优选的,所述制冷设备为空气压缩机。
优选的,所述制热设备为空气能采暖设备(地板辐射采暖设备或暖器等等利用空气热能的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将多套设备综合为一体,在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的前提下,辅助使用电能,充分利用低谷电能,使使用者节省能源,节省安装成本;最终达到高效、节能供热、采暖、制冷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强,未经王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簧式内缩门
- 下一篇:一种硬岩隧道岩爆的主动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