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6639.8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7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施益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雅奥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L23/12;C08L97/02;C08L5/08;C08L83/04;C08K5/103;C08K5/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2154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食品包装 薄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塑料包装袋,尤其涉及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
背景技术
塑料包装袋是以单体为原料,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一般由合成树脂及填料、增塑剂、稳定剂、润滑剂、色料等添加剂制作而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塑料包装袋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缓解白色污染已是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降解塑料包装袋是近些年来新兴的一种塑料制品,它的各项性能均可满足使用要求并且具有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的特性,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
目前,市面上虽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降解塑料包装袋,但是试验表明:大多数降解塑料包装袋一般在环境中暴露3个月后开始变薄、失重、强度下降,逐渐裂成碎片,如果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里,则降解效果不明显。另外,降解塑料中的一些添加成分会改变塑料的某些特性,如透气透湿性增大、拉伸强度变差等,不利于降解塑料包装袋的推广与应用。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乙烯30-40份;
聚丙烯10-15份;
增塑剂1-4份;
秸秆纤维20-30份;
壳聚糖0.5-1份;
消泡剂1-3份;
降解促进剂0.4-0.8份。
进一步的,所述秸秆纤维为玉米秸秆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增塑剂为乙酰柠檬酸三丁酯。
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为乳化硅油。
进一步的,所述降解促进剂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聚乙烯和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不仅保证了塑料包装袋的强韧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添加的降解促进剂能加快降解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乙烯30份;
聚丙烯10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1份;
玉米秸秆纤维20份;
壳聚糖0.5份;
乳化硅油1份;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0.4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聚乙烯和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不仅保证了塑料包装袋的强韧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添加的降解促进剂能加快降解速度。
实施例2
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乙烯35份;
聚丙烯12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3份;
玉米秸秆纤维25份;
壳聚糖0.7份;
乳化硅油2份;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0.6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聚乙烯和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不仅保证了塑料包装袋的强韧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添加的降解促进剂能加快降解速度。
实施例3
一种可降解食品包装薄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聚乙烯40份;
聚丙烯15份;
乙酰柠檬酸三丁酯4份;
玉米秸秆纤维30份;
壳聚糖1份;
乳化硅油3份;
2,2-双(4-羟基苯基)丙烷0.8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聚乙烯和秸秆纤维为主要原料,再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不仅保证了塑料包装袋的强韧性,而且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减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添加的降解促进剂能加快降解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任何其他形式的限制,而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雅奥塑业有限公司,未经太仓雅奥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6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