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6301.2 | 申请日: | 2017-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69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碧霞;朱春来;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强时压缩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29/02 | 分类号: | F04C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回油防堵式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压缩设备,具体,其涉及一种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螺杆式压缩机汽缸内具有一对互相啮合的螺旋形阴阳转子,两转子分别具体若干凹形齿,以实现位置间的互相反向旋转;两转子之间和机壳与转子之间的间隙非常小,仅为5~10丝,主转子通过电动机驱动,另一转子是由主转子通过喷油形成的油膜进行驱动,转子在压缩气体的过程中产生高温,需要喷入冷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油与被压缩的气体混为一股,需要对油和气进行分离,使油在系统中循环适用。
压缩机喷出的油气混合物在粗分离中进行大部分油气分离,分离后的油通过油管回到主机,剩余的含油油脂的压缩空气经过分离芯进行二次精细分离,经过精细分离后的油再回到主机形成二次回油;
二次回油油路上具有回油单向阀,为了防止被压缩后的气体从二次回油管再回到主机重复被压缩,重复耗功,二次回油管路上的回油单向阀通径控制在足够回油且不跑气的通径0.5mm-2.0mm范围;由于通径过小,空压机吸入的杂质就容易堵塞回油单向阀,造成不能二次回油,无法进行二次回油的油脂最终被压缩空气带走导致压缩机油缺失不能进行油润滑和冷却,故障停机甚至由于缺油造成不可修复的磨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包括用于连接油分芯和主机的防堵式二次回油结构,所述防堵式二次回油结构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机的连接管a、一入口连接于所述连接管a的四通接头、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四通接头的两入口的连接管b和连接管c、与所述连接管b和所述连接管c均连接的管道切换装置、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管道切换装置和所述油分芯的连接管d;所述四通接头最后一入口上设置有与用于检测所述连接管道b内压力的且与所述管道切换装置相配合使用的压力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切换装置由换向电磁阀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切换装置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管b和所述连接管c的一组回油单向阀。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由压力传感器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有由声光警报器构成的警报装置。
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在判定堵塞时,由所述警报装置发出堵塞检修警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管道切换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压力检测装置检测主二次回油管道内的压力,通过压力判定主二次回油管道堵塞与否,主二次回油为堵塞时,通过管道切换装置切换到备用二次回油管道进行回油,保证二次回油的有效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 主机;
2 油分芯;
3 连接管a;
4 四通接头;
5 连接管b;
6 连接管c;
7 管道切换装置;
8 压力检测装置;
9 连接管d;
10 回油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展示一种二次回油防堵式空气压缩机:
包括用于连接油分芯2和主机1的防堵式二次回油结构(未标出);
防堵式二次回油结构(未标出)包括连接于主机1的连接管a 3、一入口连接于连接管a 3的四通接头4、一端分别连接于四通接头4的两入口的连接管b5和连接管c 6、与连接管b 5和连接管c 6均连接的管道切换装置管道切换装置7、以及用于连接管道切换装置7和油分芯2的连接管d 9;
四通接头4最后一入口上设置有与用于检测连接管道b 5内压力的且与管道切换装置7相配合使用的压力检测装置8;
管道切换装置7由换向电磁阀构成;
管道切换装置7上设置有分别用于连接连接管b 5和连接管c 6的一组回油单向阀10;
压力检测装置8由压力传感器构成。
压力检测装置8连接有由声光警报器构成的警报装置(未标出)。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管道切换装置7和压力检测装置8,通过压力检测装置8检测主二次回油管道内的压力,通过压力判定主二次回油管道堵塞与否,主二次回油为堵塞时,通过管道切换装置7切换到备用二次回油管道进行回油,保证二次回油的有效进行。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强时压缩机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强时压缩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63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涡旋压缩机的主机壳体
- 下一篇:一种市政污水处理的水管排放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