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5851.2 | 申请日: | 2015-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84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厚杰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法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塔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结构。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201110004529.7)公布了一种烟气压损为0,离心风机氧化吸收区,净烟道及烟囱不用防腐,进出口烟道独特设计烟气流场均匀及使用金属除雾器,吸收剂浆液分支接入浆液循环管道及浆液池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可兼做旁路运行费用极低。该专利技术公布的吸收塔中的顺逆流喷淋吸收塔,烟气经喷淋顺流区(或逆流区)下行(或上行)至烟气隔板下端(上端)的烟气通道后折返至逆流区(或顺流区)上行(或下行)至喷淋母管,再经除雾器至净烟气出口,喷淋区以烟气隔板将烟气行程分为顺流区和逆流区,顺逆流区下方为整体一个浆液池,本装置在该喷淋区隔板下方对应的位置用隔板将浆液池分为2个浆液池,或者以该位置为界限将吸收塔分解为两个串联吸收塔。同时根据上述发明专利(201110004529.7)喷淋母管的高效布置方案原理,将圆形吸收塔喷淋母管布置方案改为等高布置或0距离布置以提高吸收效率,有效利用喷淋区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烟气湿法脱硫吸收塔,降低建设、运行、维护维修成本,净化空气,提高脱硫率,为可持续经济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包括:
本装置对发明专利电厂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201110004529.7)的浆液池及吸收区结构做了进一步优化:在所述专利装置的顺、逆流喷淋区烟气隔板对应的下部浆液池位置以隔板分割浆液池为2个浆液池,或者将顺、逆流喷淋区及其下对应的浆液池分解为两个串联吸收塔,根据工艺流程分别控制各自浆液池的PH值,使烟气前半部行程下的浆液池PH值最适宜石膏结晶及其品质要求,并且由此排除石膏浆液,后半部烟行程下的浆液池PH值由工艺过程决定,所述PH值相对较高。
在两个浆液池之间设置一调节泵调节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浆液的PH值以及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浆液浓度,浆液由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导入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以实现所述调节功能;或者通过除雾器冲洗水或吸收塔补水使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液位高于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液位,利用隔板溢流或在两个浆液池之间隔板上开一孔洞或在两个浆液池之间设置一联通管道,所述联通管道上设置或不设置阀门,利用浆液势能实现所述调节功能。
或者在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上方设置补水装置,在浆液池隔板上开一孔洞或在所述串联吸收塔浆液池之间设置连通管,通过所述补水装置的补水使浆液由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流入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以实现所述调节功能;或者在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内补水,浆液通过隔板上方或所述串联吸收塔浆液池液位上方的连通管溢流至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以实现所述调节功能,所述连通管底部紧邻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正常浆液液面;上述调节方案能够组合为:所述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上方补水配合所述溢流调节或同时配合所述浆液池隔板孔洞或浆液池连通管调节;所述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内补水配合所述浆液池隔板孔洞或浆液池连通管调节或同时配合所述溢流调节;所述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上方补水同时所述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内补水配合溢流调节或浆液池隔板孔洞或浆液池连通管调节或同时使用所述两种调节方式。
或者直接将后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浆液导入吸收剂浆液箱或制浆系统以调节所述浆液池浆液浓度,前半部烟气行程下浆液池浆液PH值由吸收剂供浆管分支管浆液调节。
对于塔体截面为圆形或方形或椭圆形或其他任何形状的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喷淋母管的布置方案:所述喷淋母管紧密布置,即在垂直方向上喷淋母管外缘之间0距离布置,或者将喷淋母管布置在同一高度;对于浆液循环泵同一侧布置的吸收塔,同一高度布置的喷淋母管相交于塔中心并相互联通,对于循环泵两侧布置的吸收塔,同一高度布置的喷淋母管相交于塔中心并相互联通,或在中心处相互不连通;同一高度布置的喷淋母管也能够相互不交叉或公用一根喷淋母管;对于公用一根喷淋母管方案,浆液循环泵能够设置两台且布置在所述喷淋母管两侧,所述喷淋母管中心处能够联通或不连通,或者只用一台浆液循环泵;上述结构由于相对增加了喷淋有效行程,同等高度的吸收塔脱硫率将得到提高,且该结构的脱硫塔脱硫率与喷淋层数量无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厚杰,未经孙厚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58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