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颗粒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5190.3 | 申请日: | 2017-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6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单俊伟;刘海燕;马栋;李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4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颗粒 土壤 调理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土壤调理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土壤酸化是指土壤接受输入其中的H+之后,一方面H+与土壤胶体上的盐基性阳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而被吸附在土粒表面,被交换下来的盐基性阳离子随渗漏水淋失;另一方面,土粒表面的H+又自发地与矿物晶格表面的铝反应,迅速转化为交换性铝。结果是土壤盐基性阳离子减少,氢、铝离子增加,土壤pH值降低,有毒金属离子活性增大。导致土壤酸化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但自然的酸化,速度非常缓慢。已有研究表明: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壤的酸化。而人为因素中,施肥、耕地等农业措施在土壤的酸化中占主导地位,肥料施用产生的单位面积酸性物质的量远大于单位面积的酸沉降量,施用氮肥引起的土壤酸化作用较酸沉降的影响大25倍。
随着无机化学肥料的不合理大量施用,致酸气体排放所导致的酸沉降增加等原因,导致酸化上壤面积逐年增加,上壤酸化程度明显加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8亿亩耕地中,酸性土壤(pH<5.5)为3.8 亿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1.1%.
一般在土壤pH<5.0时,构成土壤粘土矿物的A13+会溶出,植物过量吸收铝,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抗病虫害能力降低,甚至会导致作物铝毒死亡。土壤酸化还会导致土壤结构变差,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降低,土壤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贫脊,影响植物正常生长。酸性土壤还会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微生物数量减少,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土壤C、N、P、的循环,提高土壤中有毒金属元素的活性,导致有毒金属元素通过作物进入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也出现了很多酸性土壤的改良剂,像石灰改良剂、矿物和工业废弃物、有机肥料、纳米级别的微生物新型改良剂等等,但是这些改良剂多是对土壤的pH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对土壤的物理性状改良效果却甚微,甚至会造成板结。
众所周知,鱼在加工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下脚料(包括鱼头、鱼皮、鱼鳍、鱼尾、鱼骨及其残留鱼肉),其重量约占原料鱼的40%-55%。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处理.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而且会浪费大量的宝贵营养成分。目前对于鱼下脚料处理方法是焚烧法、掩埋法、化制法和堆肥发酵法,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端。
浒苔是最近几年在青岛海域大面积爆发的绿藻资源,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浒苔渣是对浒苔进行降解提取后过滤得到的,其中除含有丰富的活性有机物和一定数量的氨基酸、蛋白质和微量营养元素,具有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强作物的抗逆性的功能。牡蛎粉是由牡蛎壳经过干燥、粉碎处理制成的粉剂,是由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构成,主要部分为棱柱层,成叶片结构,含大量的纳米级微孔,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并能提供大量的活性钙的作用。
本发明目的就是以鱼下脚料为原料,再复配牡蛎粉、浒苔多糖和微生物菌剂,制成一种改良酸性土壤的土壤调理剂,缓解土壤酸化并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同时解决生产中鱼下脚料得不到充分利用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改良效果好的基于鱼下脚料的土壤调剂。配方组合为牡蛎壳粉50-80%,鱼下脚料 10-30%,浒苔渣10-30%,微生物菌剂0.5-5%,最后得到土壤调理剂为颗粒状。具体步骤如下:
1、浒苔渣制备:(1)取浒苔粉(经过清洗、干燥、粉碎处理)过40-80 目筛,按料液比1:20-40加入清水,反应釜升温至60℃-100℃,抽提1h-3h,然后分离过滤,分别收集得滤液a和滤渣a;(2)取滤渣 a按1:1-10料液比加入清水,然后加入1‰-3‰混合酶(纤维酶、果胶酶),调节体系pH为3.0-5.0,升温至30℃-60℃,搅拌1h-3h,离心分离,得到滤液b和滤渣b;(3)合并滤渣a、b,即得到本发明所需要浒苔渣,备用。
2、鱼下脚料制备:(1)取鱼下脚料,在粉碎机中粉碎成浆,放入发酵罐中,按照料液比1:2-1:4加入水;(2)往发酵罐中加入按和浆液30-50:1加入浒苔粉、加入0.1%-0.5%复合酶,调节发酵罐温度 40-60℃,发酵3-7h。(3)对发酵液进行浓缩,备用。
3、制备牡蛎壳粉:将牡蛎壳直接进行粉碎,过80-120目,得到牡蛎壳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温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51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综合管廊的卧式模具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搅拌机的启闭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