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协同开发系统的构件交互关系建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3623.1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63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琦;陈心宇;黄滟鸿;李昂;王泊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丰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董李欣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协同 开发 系统 构件 交互 关系 建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协同开发系统的构件交互关系建模系统,属于控制软件的协同开发技术、形式化验证领域。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件关系描述模型;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中的构件依赖关系;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构件依赖关系分解构件关系描述模型得到子模型;重组模块,用于将子模型与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中含有的构件重组得到重组模型;规范化模块,用于对重组模型进行规范化描述;验证模块,用于根据规规范化描述验证重组模型中的构件依赖关系;输入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验证成功时,将重组模型作为构件交互关系模型并输出;获取模块,还用于当验证模块验证失败时,获取构件关系描述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软件的协同开发技术、形式化验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协同开发系统的构件交互关系建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协同开发中,各个软件构件之间存在多种关系,当某个构件发生变化时,协同开发系统需要具备至少以下功能:(1)分析发现对其依赖的构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2)明确该构件与规范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在协同开发中需要深入研究并解决在协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协同关系,来确保人、代码、数据和系统等协同构件之间安全高效地进行协同。
面对现阶段协同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构件交互关系不清、人员与协同件关系不明、数据关系不明确及开发过程顺序关系模糊等问题,有效的对协同开发系统中的构件交互关系进行建模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一种基于协同开发系统的构件交互关系建模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构件关系描述模型;
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中的构件依赖关系;
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提取模块提取的构件依赖关系分解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构件关系描述模型得到子模型;
重组模块,用于将所述分解模块得到的子模型与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中含有的构件重组得到重组模型;
规范化模块,用于对所述重组模块得到的重组模型进行规范化描述;
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规范化模块的规范化描述验证所述重组模型中的构件依赖关系;
输入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验证成功时,将所述重组模型作为构件交互关系模型并输出;
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验证失败时,获取构件关系描述模型。
可选地,所述构件关系描述模型,包括:文字形式的构件关系描述和E-R图形式的构件关系模型;所述文字形式的构件关系描述,包括数据类型、和或数据依赖、和或逻辑功能、和或功能接口;所述E-R图形式的构件关系模型,具体为原始构件依赖关系。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用于:通过弹框等待并接收开发人员从中输入的文件存储地址,根据所述文件存储地址获取文件中的构件关系描述模型;
所述提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文件进行预处理,并通过自然语义处理技术对所述文件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后,提取新的构件关系作为构件依赖关系。
可选地,所述提取模块提取到的所述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中的构件依赖关系包括:一对多关系、多对多关系、多对一关系。
可选地,所述分解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提取模块提取的构件依赖关系对所述构件关系描述模型依据构件的相关度进行分解得到子模型。
可选地,所述规范化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重组模块得到的重组模型中的构件性质运用逻辑演算将不同构件之间的规范描述为逻辑表达式,并在所述构件上建立时序约束和集成约束,得到逻辑关系表达式、时序关系表达式和构件集成规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丰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丰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6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