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304.0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65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夏吾炯;郑乐伟;郭小忠;冯永胜;杨双土;章丽;袁鹏;吕传高;徐赛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61/02 | 分类号: | C07D261/02;C07D261/20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30 | 代理人: | 冯年群,施王蓉 |
地址: | 32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代 异恶唑烷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异恶唑烷骨架广泛的存在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以及药物分子 当中,由于其独特的氮氧杂环结构,因此它还是很多化工产物和其他天然 产物的重要的原料中间体,比如说,通过还原过程切断其中的氮氧之间的 化学键,就可以得到γ-氨基醇。据文献报道,通过一系列的转化反应,就 可以获得各类重要的化学原料中间体,如吲哚化合物1,苯并四氢呋喃化 合物2,苯并吡喃化合物3。
目前,合成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报道并不多,而且现有合成方法大 多采用高温加热体系,耗能高,条件苛刻对设备的要求大,而且产率低。 因此,寻求到一种条件温和、方法简单且操作方便产率高的异恶唑烷衍生 物的合成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取代异恶唑烷衍 生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异恶唑烷衍生物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异恶唑烷衍生物,其结构式如式(Ⅰ)所示:
其中,R1、R2为取代芳香基或者烷基,Ar上的取代基可以是烷氧基、 卤素或烷基;所述取代芳香基为苯基或萘基,烷基通常包括:甲基,乙基, 环己基等。
作为优选,所述取代芳香基为苯基。
一种制备异恶唑烷衍生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室温下,在空气或者氮气气氛下(氮气气氛下更好),将式(III)所示的 硝酮衍生物,式(Ⅲ)所示的含有烯烃结构的化合物和式(Ⅳ)所示的光催化剂 溶解在有机溶剂中,混合均匀,置于蓝色LEDs灯(或者白炽灯等其他可见光 源)下光照数小时待反应完全后,旋蒸溶剂,再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即 可得到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
其中,式(II)Ar上的取代基为卤素、烷氧基或者烷基。
所述反应路线为:
作为优选,所述含有烯烃结构的化合物是β-甲基苯乙烯化合物或环戊 烯或2-甲基2-丁烯。
作为优选,所述硝酮衍生物,含有烯烃结构的化合物和光催化剂的投 料摩尔比为1:2:0.025。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乙腈或四氢呋喃。
作为优选,所述有机溶剂的投料体积为10-20mL/mmol硝酮。
作为优选,所述蓝色LEDs灯(或者白炽灯等其他可见光源)照射反应时 间为12-20h。
作为优选,所述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所用溶剂为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 混合溶剂。
更优选,所述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50-2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取代苯异恶唑烷衍生物,该衍生物具有巨大的 潜在应用价值。根据已有文献及专利报道,多取代苯异恶唑烷衍生物具有 多样的转化途径,可以作为很多化工原料的中间体,所以本发明提供的化 合物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可以用作药物开发以及化工原料中间体合成等 研发使用。本发明亦可以作为合成其他含有异恶唑烷衍生物的原料来使用。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洁的一步法合成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的方 法,该方法解决了现有异恶唑烷衍生物合成需要高温加热体系,耗能高, 条件苛刻对设备的要求大,而且产率低的问题,在条件温和、方法简单且 操作方便产率高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 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 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向7mL圆底烧瓶中,加入59mg(0.3mmol)二苯基硝酮,53mg (0.45mmol)β-甲基苯乙烯,1.2mg(0.0075mmol)光催化剂和4mL二氯甲烷, 搅拌均匀后通氮气30分钟后置于蓝色LEDs灯下,在室温下光照反应12h。 反应结束后,反应溶剂经旋转蒸发仪浓缩旋干后,再以体积比为50:1的石 油醚: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作为洗脱剂,进行硅胶柱层析纯化分离,得到 相应的多取代异恶唑烷衍生物,其反应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衢州英特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3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