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数据分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151.X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0 |
发明(设计)人: | 董亮;袁慧;黄杰;彭祥礼;卢松林;徐浩;庄严;粱源;胡耀东;冯刚平;周蕾;郑蕾;邱爽;周正;叶露;邓国如;孟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12/24;H04L12/26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3217 | 代理人: | 项军 |
地址: | 430077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分析 系统 | ||
1.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数据分析服务器和数据融合系统,所述数据融合系统包括:
数据采集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IPS/TAC日志数据和NTA日志数据;
日志解析模块,所述日志解析模块解析日志数据,将日志格式归一化处理;
事件生成模块,所述事件生成模块根据日志数据生成事件;
事件融合模块,所述事件融合模块抽取各种事件的公共数据,形成一个综合事件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事件生成模块根据日志数据生成事件的过程包括:判断采集的日志数据是IPS/TAC日志数据还是NTA日志数据,如果是NTA日志,则生成异常流量事件并输入异常流量事件表中,如果是IPS/TAC日志数据,则根据规则生成网络入侵事件并输入到网络入侵事件表中或生成僵木蠕事件并输入到僵木蠕事件表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系统包括日志数据入库模块,所述日志数据入库模块将IPS/TAC日志数据和NTA日志数据进行入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系统连接有被动采集系统,所述被动采集系统包括被动采集切换装置、主采集通道、辅采集通道、IDS设备、TAC设备和NTA设备,主采集通道连接IDS设备、TAC设备和NTA设备,辅采集通道连接IDS设备、TAC设备和NTA设备,所述被动采集切换装置包括长方体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左侧设有用于插接网线的左卡槽部,主体部右侧设有用于插接网线的右卡槽部,所述主体部内设有纵截面为T字形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下端固定有用于插接网线的下卡槽部,所述移动板上设有8片T字形的连接弹片,所述连接弹片下端设置在下卡槽部内用于与下卡槽部内的网线连接,所述移动板可移动设置在主体部内部,所述移动板移动到最左侧时,连接弹片左侧部位于左卡槽部内用于与左卡槽部内的网线连接,所述移动板移动到最右侧时,连接弹片右侧部位于右卡槽部内用于与左卡槽部内的网线连接,所述左卡槽部通过网线连接主采集通道,所述右卡槽部通过网线连接辅辅助采集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采集切换装置内设有用于供移动板移动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滑动槽,所述移动板两端设置在滑动槽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有固定移动板的可插拔的固定杆,所述移动板上设有插槽,所述主体部上设有左插孔和右插孔,所述移动板移动到最左侧时,插槽位于左插孔处,所述移动板移动到最右侧时,插槽位于右插孔处。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横截面、插槽横截面、左插孔横截面和右插孔横截面均为圆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湖北华中电力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1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