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气滤清器以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3083.7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12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牛可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F02M3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以及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以及具有该空气滤清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质量、成本及售后等方面更是在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中起到了主导作用,降低车辆使用成本可大大提升产品竞争力。
但是空气滤清器由于需要去除空气中的灰尘、杂物和水份,使进入发动机内的空气尽量干净,这样灰尘、杂物和水份汇集在空气滤清器内,导致其维护保养周期较短,或者其自身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能够延长维护保养周期。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空气滤清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气管;放电装置,所述放电装置安装在所述进气管上;旋流板,所述旋流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一部分与所述进气管相对;集尘装置,所述集尘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旋流板的下方和径向外侧,其中,所述集尘装置连接的电极与所述放电装置的电极相反。
由此,带有电荷的灰尘在旋流板的作用在壳体内旋转流动,而且由于集尘装置位于旋流板的下方和径向外侧,这样在异性电荷互相吸引的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带有电荷的灰尘能够更好地吸附到集尘装置上,而且可以提升集尘装置的集尘效率,从而可以延长空气滤清器的使用寿命。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放电装置为金属棒且所述金属棒的一部分伸入所述进气管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金属棒沿所述进气管的径向延伸且与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的距离d满足关系式:15mm≤d≤25mm。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进气管上预留有焊接螺母,所述金属棒与所述焊接螺母螺纹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集尘装置为集尘板,所述集尘板为环形且邻近所述壳体的周向内壁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周向内壁上设置有卡口,所述集尘板卡在所述卡口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底壁上形成有向上延伸的排尘板,所述排尘板与所述壳体周向内壁间隔开以限定出排尘道,所述集尘装置位于所述排尘道的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壳体底壁上设置有可拆卸的排尘袋,所述排尘袋与所述排尘道相对应。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旋流板和所述排尘板内侧设置有滤芯。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所述的空气滤清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空气滤清器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空气滤清器10;
壳体1;进气管11;焊接螺母12;
放电装置2;旋流板3;集尘装置4;
排尘板5;排尘道6;排尘袋7;滤芯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滤清器10可以包括:壳体1、放电装置2、旋流板3和集尘装置4。壳体1具有进气管11,进气管11用于进气,进气管11可以为圆形管,进气管11可以设置在壳体1周壁的上部。
放电装置2安装在进气管11上,放电装置2具有放电能力,当放电装置2放电时,放电装置2可以使得在其放电范围内的气体和灰尘均带有电荷。
如图2所示,旋流板3安装在壳体1内,而且旋流板3的一部分与进气管11相对。可以理解的是,从进气管11进入壳体1内的气体可以在旋流板3的作用下形成旋转气流,而且带有电荷的灰尘同样能够在旋流板3的作用下旋转流动。
集尘装置4安装在壳体1内,而且集尘装置4位于旋流板3的下方和径向外侧,其中,集尘装置4连接的电极与放电装置2的电极相反。例如,放电装置2可以连接正极,集尘装置4可以为负极。由此,带有正电荷的灰尘在旋流板3的作用在壳体1内旋转流动,而且由于集尘装置4位于旋流板3的下方和径向外侧,这样在异性电荷互相吸引的作用和离心力作用下,带有正电荷的灰尘能够更好地吸附到集尘装置4上,而且可以提升集尘装置4的集尘效率,从而可以延长空气滤清器10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30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