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微坑球弧面和摆线型花键孔结构的球铰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2016.3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6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强;武明恩;何干;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24 | 分类号: | F04B1/24;F04B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微坑球弧面 线型 花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微坑球弧面和摆线型花键孔结构的球铰。
背景技术
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因其额定工作压力高、功率密度大、变量调节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机械的液压系统中,其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主机轻量化、节能化、操作舒适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轴向柱塞马达的压力等级和转速、工作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压力等级和转速的提高,马达的工况条件变得越来越恶劣,马达的故障发生率不断增大。根据大量的调研统计和微观摩擦学理论分析可知,轴向柱塞马达三大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是发生故障的重要原因。其故障机理为:当轴向柱塞马达工作时,摩擦副间的力矩系数增大,使配对摩擦副在工作载荷下摩擦加剧,导致摩擦副间的油膜变薄,在这种应力的反复作用下,摩擦副间某一部件发生偏磨磨损,甚至还会发生表面疲劳磨损而脱落,使摩擦副运动间隙增大,降低马达的机械效率和容积效率,严重时还会导致马达内零件损坏,造成马达无法正常工作,进而危及整个液压系统的安全。
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的三大摩擦副中,滑靴副因其运动特性复杂,受力工况恶劣,故其故障率相对较高。滑靴在回程结构的作用下,与斜盘构成摩擦副。目前,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的回程结构主要包括浮动式和定间隙式,其中浮动式回程又分为中心弹簧式回程和分布弹簧式回程。
在浮动式回程结构中,滑靴始终受到回程盘对其的压紧力,使其压在斜盘表面。其中,弹簧通过球铰作用于回程盘上,使回程盘随着主轴的转动一起回转,随着压力等级和转速的提高,球铰副的接触面需要有足够的润滑度。当在恶劣工况下,球铰与回程盘的震动、微粒和铁屑对球铰与回程盘之间接触面的刮伤都会减少回程盘的寿命,甚至可能引发回程盘撕裂,直接导致整个马达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适用于在高速高压和工作条件相对恶劣的工况下稳定工作的具有微坑球弧面和摆线型花键孔结构的球铰。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微坑球弧面和摆线型花键孔结构的球铰,该球铰应用于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中,所述的斜盘式轴向柱塞马达包括回程盘以及贯穿回程盘中心处的主轴,所述的球铰位于回程盘与主轴之间,所述的球铰包括球铰前端面、与回程盘相适配的球铰球弧面以及将球铰前端面与球铰球弧面的中心处连通并与主轴相适配的花键孔,该花键孔为摆线型花键孔,所述的球铰球弧面上设有球铰球弧面微坑结构。主轴上设有与花键孔相适配的花键,主轴通过花键孔贯穿球铰,与球铰采用花键形式传动连接,并通过球铰与回程盘铰接。球铰球弧面位于球铰后端,与球铰前端面一起围成球铰的外轮廓。球铰前端面为支撑推杆的光滑平面,与压在弹簧上的推杆相接触。球铰球弧面微坑结构能够提高球铰的压力承载和润滑油膜稳定性,并能够存储润滑油。
所述的球铰球弧面微坑结构包括6-21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在球铰球弧面上的球铰球弧面微坑组,所述的球铰球弧面微坑组包括多个球铰球弧面微坑。球铰球弧面微坑组包括多个沿轴向均匀开设在球铰球弧面上的球铰球弧面微坑。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与要求,选用不同的球铰球弧面微坑分布形式。
所述的球铰球弧面微坑呈圆柱形、圆锥形或椭圆柱形。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与要求,选用不同形状的球铰球弧面微坑。
所述的球铰球弧面微坑的内径为450-550μm,深度为100-200μm。
所述的花键孔的内侧面上设有花键孔内侧面微坑结构。
所述的花键孔内侧面微坑结构包括6-21个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在花键孔内侧面上的花键孔内侧面微坑组,所述的花键孔内侧面微坑组包括多个沿轴向均匀开设在花键孔内侧面上的花键孔内侧面微坑。
所述的花键孔内侧面微坑的内径为250-350μm,深度为50-100μm。
所述的球铰前端面与花键孔的相交线为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是一种无重复交点且无相互重叠的封闭式曲线,其头数为n=1+K(K为自然数)。
所述的短幅外摆线等距曲线的幅长系数﹤0.45。
所述的回程盘上设有与球铰球弧面相适配的回程盘球弧面,该回程盘球弧面上开设有多个回程盘球弧面微坑。球铰球弧面与回程盘球弧面的球心相重合。回程盘球弧面上回程盘球弧面微坑的尺寸及分布可与球铰球弧面微坑相同,以便在不影响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其储油能力,减少球铰副相互作用的摩擦力。
球铰中的各微坑由激光加工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2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