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拱非对称无支架的安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1996.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周京;包立明;郭东明;才宝山;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沈波 |
地址: | 10002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对称 支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拱非对称无支架的安装方法,属于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安装施工技术领域。本方法是充分利用拱肋、吊杆与上弦杆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拱肋构成斜边,吊杆和对应上弦杆构成俩直角边。先安装完所有上弦杆,再安装对应节段吊杆即直角边处与拱肋即斜边处。边与边交点钻高强螺栓孔群栓接,达到刚接形式。不需搭设辅助支架,安装只需一台全回转吊机,完成柔性拱的安装。采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施工载荷,降低钢桁梁的变形,利用拱肋成桥应力小的特征,推拱完成拱肋的合龙。合龙时全回转吊机已在钢桁梁加劲腿上,对拱梁结合段已无影响。拱肋合龙时接近于成桥应力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桁梁柔性拱桥柔性拱的安装方法,属于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安装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跨径钢桁梁桥分两类,1:钢性梁柔性拱结构,即主梁是钢桁架梁主要受力结构,柔性拱和吊杆辅助受力,吊杆为钢性吊杆,典型桥梁是九江长江大桥;2:钢性拱柔性梁结构(梁为系杆),拱肋为主要受力结构,典型桥梁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
传统的安装方法是搭设辅助支架,从跨中开始采用两台全回转吊机,先安装吊杆,后装拱肋。对称向两侧安装直至拱脚,需进行两次合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拱肋、吊杆与上弦杆形成三角形稳定结构,拱肋构成斜边,吊杆和对应上弦杆构成俩直角边。先安装完所有上弦杆,再安装对应节段吊杆即直角边处与拱肋即斜边处。边与边交点钻高强螺栓孔群栓接,达到刚接形式。上下游拱肋之间有平联杆件联系,采用一台全回转吊机从一侧拱脚A12开始,往另一侧拱脚A12’安装,在另一端拱脚A12’推拱合龙。
此安装方法,不需搭设辅助支架,安装只需一台全回转吊机,完成柔性拱的安装。采用该方法的目的是减小施工载荷,降低钢桁梁的变形,利用拱肋成桥应力小的特征,推拱完成拱肋的合龙。合龙时全回转吊机已在钢桁梁加劲腿上,对拱梁结合段已无影响。拱肋合龙时接近于成桥应力状态。
附图说明
图1-1、1-2、1-3为钢桁梁与柔性拱的主视图。
图2钢桁梁与柔性拱的侧视图。
图3-8为安装流程图。
图9为合拢方法示意图。
图10为钢丝绳拉紧交叉斜撑的截面结构稳定。
图中:SG13~SG13’为拱肋,SG13A13~SG13’A13’为吊杆,A12~A12’为上弦杆,E11~E11’为下弦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1、1-2、1-3中,主桁为N形桁式,平弦桁高15m,节间长12m和13m,边跨及中跨跨中的6个节间为12m,中跨靠近中支点的6个节间为13m。中支点处向下设加劲腿,加劲腿至下弦杆中心的距离为15m,加劲腿与下弦间设直线过渡,边跨为两个节间,中跨为一个节间过渡。柔性拱肋按圆曲线布置,矢高69m,矢跨228m。
图2中,上部为拱肋平联,下部为上弦杆平联,两侧为吊杆。
以E10或E10’标高为基准点,测量E11~E11’标高,通过调整下弦杆节点标高,控制吊杆安装时与拱肋的角度。
(1)测量E11-E14相对标高,根据设计线形使标高达到设计值。
(2)图3、图4、图5所示安装顺序:A12SG13→SG13A13→SG13→A12SG13平联→SG14A14→SG14→SG13平联。
(3)测量E15~E17相对标高进行调整,使标高达到设计值。
(4)图6所示安装顺序:SG15A15→SG15→SG14平联→SG16A16→SG16→SG15平联→SG17A17→SG17→SG16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世通重工(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9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