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隔器胶筒的轴向密封试验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1258.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刚;王国荣;赵世平;岳昌洁;王璐瑶;乔凯;赖飞;蔡文博;王方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5 | 代理人: | 谭勇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隔器胶筒 轴向 密封 试验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封隔器胶筒的轴向密封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部件(3)、三维非接触应变测量仪(5)、液压动力部件(88)和显示部件(2),
所述试验部件(3)包括测试筒(13)、内筒(14)、上盖(16)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外筒(9),所述内筒(14)设置在所述外筒(9)内从而在所述内筒(14)与所述外筒(9)之间形成筒状腔,所述测试筒(13)设在所述筒状腔中,所述测试筒(13)内壁和外壁分别与内筒(14)和外筒(9)接触,所述上盖(16)覆盖所述筒状腔一端的开口,所述上盖(16)、内筒(14)、外筒(9)和所述测试筒(13)配合形成上腔室(19),所述测试筒(13)远离所述上盖(16)的一端设置有压持件(22),用于顶压所述测试筒(13),
所述三维非接触应变测量仪(5)用于测量测试筒(13)的应变,所述液压动力部件(88)用于驱动压持件(22)压紧测试筒(13),所述显示部件(2)用于显示测试筒(13)的应力和应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动力部件(88)包括活塞缸(8)、活塞(25)及测压件(24),所述活塞(25)设置在活塞缸(8)内并与所述活塞缸(8)内壁形成压力腔(26),所述活塞缸(8)设置有与所述压力腔(26)相通的压力增压孔(27),所述测压件(24)布置在所述活塞(25)与所述压持件(22)之间,所述显示部件(2)还用于显示所述测压件(24)所获取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部件(3)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测试筒(13)温度的温度控制部件,所述显示部件(2)还用于显示所述测试筒(13)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部件包括加热件(17),所述加热件(17)设置在所述内筒(14)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筒(13)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器(11),用于收集从测试筒(13)和外筒(9)之间泄露的液体,所述液体收集器(11)由透明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器(11)内设置有液位监测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器(11)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液位的刻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收集器(11)内设置有第二颜色反应物。
9.一种试验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系统为权利要求5-8任意一项中的试验系统,在通入所述上腔室(19)中的液体中混合第一颜色反应物,在所述液体收集器(11)内布置第二颜色反应物,所述第一颜色反应物与所述第二颜色反应物混合时会发生颜色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使用需求装配所述试验系统,在装配试验系统时,向所述压力腔(26)通入少量流体,再将上述活塞(25)放入所述活塞缸(8)内,使所述活塞(25)接触该少量流体的液面,并在将要通入所述上腔室(19)的液体中混入所述第一颜色反应物,在所述液体收集器(11)内布置第二颜色反应物;
B、调节所述三维非接触应变测量仪(5)的观测头高度和位置,连接好数据采集线路,记录液体收集器(11)中液位的初始高度;
C、向所述压力腔(26)通入高压流体以推动活塞(25)压紧测试筒(13)直至所述测压件(24)的压力达到预设值,向所述上腔室(19)融入步骤A中混合有所述第一颜色反应物的高压液体,直至上腔室(19)中的压力稳定在预设值,保持各参数持续预设时间,记录液体收集器(11)中液位的最终高度;
D、结束试验,关闭向上腔室(19)通入高压液体的设备,确定关闭该设备后再关闭向压力腔(26)通入高压流体的设备,拆解各零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12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