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运动防护减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30978.5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农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领护运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00 | 分类号: | C08L7/00;C08L11/00;C08L75/06;C08K9/04;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5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运动 防护 减震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防护减震材料,按重量份计算,所述运动防护减震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60~70份橡胶,30~40份改性聚氨酯,1~5份防腐抗菌剂;其中,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材料包括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扩链剂、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八(氨基苯基三氧硅烷);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上接枝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2‑羟基苯甲酸‑2‑羧基苯基酯;所述橡胶为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减轻震动的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设计一种运动防护减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运动器材、自行车、手工具等的把手通常是由木材、金属或聚合物制造而成,其会传送震动,在长时间被握持时会造成不舒服。在运动竞赛中,球棒、球拍、球类、各种鞋类(例如:鞋、溜冰鞋、靴子、直排轮溜冰鞋、凉鞋与拖鞋)的鞋垫与侧壁之类的运动器材亦会在冲击发生期间传送震动,这些震动会产生可能分散竞赛者的注意力、影响其表现、和/或伤害竞赛者身体中的一部份的问题。
形状记忆橡胶旋转冲击运动下性能卓越,并具有高弹性,高恢复力,低疲劳变形,高韧性以及非常好的自然阻尼,非常适合应用于减轻震动的复合材料领域。
通常使用刚性聚合物材料作为工具与运动器材的握柄。刚性聚合物的使用让使用者能够保持对器材的控制,但却无法有效减少震动;而软性材料则提供了较佳的震动调节特性,这类材料不具备作为运动器材、手工具、鞋类等等所需的刚性。由于不具有刚性的缘故,使得这些相对于使用者的手或身体的软性材料可以限制该器材的不当变动。
长时间或反复接触过度的震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当以工具工作时,为避免这样的伤害则会不利于运动表现或使效率降低。
但是,低温条件下形状记忆橡胶发硬,耐折性,抗冲击性和缓冲性能减弱,不能够很好的减轻并降低震动能量,呈现较佳的震动消散性来调节震动。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抑菌、耐低温、能够很好的减轻并降低震动能量,呈现较佳的震动消散性来调节震动的运动防护减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动防护减震材料,按重量份计算,所述运动防护减震材料的制备原料包括:
橡胶 60~70份
改性聚氨酯 30~40份
防腐抗菌剂 1~5份;
其中,所述改性聚氨酯的制备材料包括聚醚多元醇、异氰酸酯化合物、扩链剂、乙二胺、改性氧化石墨烯、八(氨基苯基三氧硅烷);所述改性氧化石墨烯为氧化石墨烯上接枝月桂酰胺丙基羟磺基甜菜碱和2-羟基苯甲酸-2-羧基苯基酯所述橡胶为天然橡胶、氯丁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聚醚多元醇包括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聚己内酯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碳酸酯二醇中一种或多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异氰酸酯化合物包括丁烷二异氰酸酯、戊烷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氢化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环己烷二异氰酸酯、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甲苯-1,4-二异氰酸酯、二甲苯-1,3-二异氰酸酯、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2,2’-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4,4’-二苯醚二异氰酸酯、2-硝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2,2’-二苯基丙烷-4,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4,4’-二苯丙烷二异氰酸酯、m-苯二异氰酸酯、p-苯二异氰酸酯、萘-1,4-二异氰酸酯、萘-1,5-二异氰酸酯、3,3’-二甲氧基二苯基4,4’-二异氰酸酯、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基硅烷中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领护运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领护运动防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97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