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30491.7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2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同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充电 安全 防护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阈值设定模块、判断跳转模块、充电电流控制保护模块、温度控制保护模块、信息记录模块,其中,
所述的阈值设定模块,用于事先在后台服务器设置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
所述的判断跳转模块,用于将充电桩充电电流值、充电桩内温度值在预定周期内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并跳转到所述的充电电流控制保护模块和所述的温度控制保护模块进行判断;
所述的充电电流控制保护模块,用于通过后台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和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
所述的温度控制保护模块,用于通过后台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内的温度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和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
所述的信息记录模块,用于通过后台服务器记录发生故障的充电桩的标识码、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以及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大于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所述充电温度报警阈值大于所述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阈值设定模块还包括设置充电桩电流上升到峰值所用时间阈值和充电桩内温度上升到峰值所用时间阈值。
4.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事先在后台服务器设置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其中,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小于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小于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
20.将充电桩充电电流值、充电桩内温度值在预定周期内发送到后台服务器,并跳转到所述的充电电流控制保护模块和所述的温度控制保护模块进行判断;
30.通过后台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若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继续判断充电桩充电电流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
若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并跳转到信息记录模块;
若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且未超过充电桩充电电流报警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发出报警信号,并降低充电桩充电电流;
若始终未超过充电桩安全充电电流阈值,充电桩继续给汽车充电直至结束;
40.通过后台服务器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若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继续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值是否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
若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停止充电并跳转到信息记录模块;
若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且未超过充电桩温度报警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发出报警信号,并且启动降温装置,以及降低充电桩的充电电流;
若始终未超过充电桩温度安全阈值,继续给汽车充电直至结束;
50.后台服务器记录发生故障的充电桩的标识码、故障类型、故障发生时间以及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信号为声光报警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的降温装置为排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0中进一步包括,后台服务器根据相邻两次充电桩充电电流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是否超过设定的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
若超过电流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降低电流;
若未超过电流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继续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充电桩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0中进一步包括,后台服务器根据响铃两次充电桩内温度值判断充电桩内温度变化值是否超过充电桩内温度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
若超过充电桩内温度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后台服务器控制充电桩降低电流;
若未超过充电桩内温度上升到峰值所用的时间阈值,继续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同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同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304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识别真假手指功能的装置
- 下一篇: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