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9555.1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3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黄英俊;龙国日;李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得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04 | 分类号: | A61K36/804;A61P9/10;A61P7/04;A61K33/26;A61K35/618;A61K35/62 |
代理公司: | 广州胜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张帅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治疗 脑血管 疾病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的制备原料制备而成:黄芩5~20克、夏枯草6~30克、槐米3~12克、牛膝3~12克、当归5~20克、地黄6~30克、丹参6~30克、地龙5~20克、钩藤6~24克、决明子5~20克、煅烧珍珠母6~30克、煅烧磁石6~30克、三七5~20克、水蛭2~10克以及大黄1~6克。本发明可用于防治冠心病以及出血性中风疾病,且其对肝功能影响小,可长期服用,在治疗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对人体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癌症跃居世界第一。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每年患者已高达一亿六千万人,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且发病人群有年轻化(35-55岁)趋势。其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心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疾病有:冠心病、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等。其中,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中医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阳微阴弦”,证属本虚标实,而气虚血淤证为最常见证型之一。
近年来,运用中药来治疗冠心病的越来越多。中国专利申请CN102210835B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其是由熟地、山茱萸、肉苁蓉、炮附子、人参、麦冬、桂枝、当归、黄芪、丹参、檀香、川芎、玄参、生地、山楂、银花、砂仁等植物中草药为原料制成。中国专利申请CN103919910B公开了一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由丹参、西洋参、醋炙延胡索、熟地、山茱萸、山楂、炮附子、五味子、桂枝、当归、黄芪、甘草、川穹、银花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上述中药用于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成效,但对于出血性中风无治疗作用,且中药具有服用周期长的特性,需要长期服用。一般地讲,中药的副作用比人工合成的西药要小些,但中药多是天然药物,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若要长期服用,则会对肝肾造成较大的负担,甚至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体的肝肾造成损坏。
此外,目前对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仍旧停留在传统的浸渍法、煎煮法、醇提法等阶段。煎煮法操作温度较高,容易对热敏性有效成分影响较大,且提取液中杂质较多,不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醇提法,操作温度较低,但有效成分提取率较低。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提取方法,如微波、超临界提取剂超声波等,由于强化内部传递过程,可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但其需要大型的设备,不适用于大面积工业化应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治疗冠心病,并可用于治疗或缓解出血性中风疾病症状的药物,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中药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及出血性中风病,其疗效确切,毒性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和/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制备原料制备而成:黄芩5~20克、夏枯草6~30克、槐米3~12克、牛膝3~12克、当归5~20克、地黄6~30克、丹参6~30克、地龙5~20克、钩藤6~24克、决明子5~20克、煅烧珍珠母6~30克、煅烧磁石6~30克、三七5~20克、水蛭2~10克以及大黄1~6克。
进一步地,所述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的制备原料制备而成:黄芩8~15克、夏枯草10~18克、槐米3~10克、牛膝3~10克、当归5~15克、地黄10~20克、丹参10~20克、地龙5~15克、钩藤10~20克、决明子8~15克、煅烧珍珠母12~25克、煅烧磁石10~20克、三七8~15克、水蛭2~8克以及大黄2~5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得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得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9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单手使用的腰带
- 下一篇:一种用于猪清热解毒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