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猪寄生虫与细菌性皮肤病产品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8640.6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4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彬;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优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8/18 | 分类号: | A61K38/18;A61P33/14;A61P17/00;A61P31/04;A61P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寄生虫 细菌性 皮肤病 产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猪寄生虫与细菌性皮肤病产品及生产方法,具体的说是一种由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中草药、表皮细胞促生因子的一种或几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背景技术
我国的养猪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随着国外新品种的引进,流通渠道的拓宽,饲养密度的增大,为皮肤性疾病的流行创造了客观条件,皮肤病也越来越成为养猪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1)寄生虫性皮肤病
疥螨病是由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慢性皮肤病,也称疥癣或疥疮。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大小猪均可感染,多发生在5月龄以下的猪。猪疥癣的症状主要是皮肤发炎、脱毛、奇痒和消瘦。通常开始发生于皮肤细薄、体毛短少的头部、眼窝、颊及耳部,并可蔓延到颈、肩胛、背部、躯干两侧及后肢内侧等部位。病初患部皮肤发红并表现剧痒,经常在墙角、柱栏等处摩擦或搔痒,进而皮肤出现小结,形成水泡或脓疱疮,破溃后结痂脱毛。严重时皮肤肥厚粗糙、干裂,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消瘦、发育停止和贫血等全身症状。
2)病毒性皮肤病
猪痘猪痘是由痘病毒感染,主要发生于4周龄-6周龄的仔猪。潜伏期4天-7天。病初体温升高到41.5℃-41.8℃,精神和食欲不振,鼻黏膜和眼结膜潮红、肿胀有黏性分泌物。在鼻镜、眼皮、腹下和股内侧等毛少皮薄的部位,先发现很多红斑,不久变成丘疹,2天-3天后则变为水疱,然后变成脓疱,最后变成棕黄色结痂,这种有规律的病变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大多数患畜在三周后恢复。
3)细菌性皮肤病
坏死性皮炎该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多发生于仔猪,以组织坏死为特征。在猪体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发生坏死性脓肿。初期创口较小,附有少量脓汁,若不及时治疗,则病变迅速向周围及深部组织发展,形成创口较小而死腔很大的囊状坏死灶,流出少量黄色、稀薄、恶臭的液体,无痛感,病猪全身症状不明显。
渗出性皮炎常发生于7周龄以下仔猪,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经创伤感染后引起。主要症状表现为创伤部位发生脓肿、以及关节炎。
4)营养物质缺乏性皮肤病
部分营养物质缺乏会引起皮肤病变,典型的病变形式为被毛差、脱毛、角化不全和湿疹性皮炎。如锌缺乏性皮肤病、维生素B2缺乏性皮肤病、维生素H缺乏性皮肤病。
湿疹该病一般是因为圈内阴暗潮湿,通风条件差等多种原因造成的一种过敏性炎症反应,在秋季,舍饲圈养的猪易发生。其症状一般表现为:腹下或大腿内测皮肤出现黄豆般大小的扁平丘疹,有的形成水泡,破后变成脓疱,最后形成溃疡。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治疗猪寄生虫与细菌性皮肤病产品的生产方法,该产品可有效治疗猪寄生虫与细菌性皮肤病,恢复猪表皮健康后调节猪体表微生态平衡,在于减少或杜绝动物养殖过程中由于患寄生虫性及细菌性皮肤病使用或皮下注射抗生素药物及驱虫药物,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猪皮肤病,减少经济损失,降低养殖成本,为生产绿色、无残留的动物制品提供技术及产品支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治疗猪寄生虫与细菌性皮肤病产品的生产方法,将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与中草药发酵产物、表皮细胞促生因子的一种或几种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种子液
将双岐杆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入相应灭菌后的液体种子培养基中,于24-38℃培养24-72h得到种子液;
2)制备益生菌发酵液
将双岐杆菌、乳酸菌、芽孢菌、酵母菌中的一种或几种,接入相应灭菌后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于24-38℃培养48-96h得到发酵液;
3)制备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
将益生菌发酵液离心后得到相应的菌泥,然后加入载体进行冷冻干燥或其它方式的干燥,确保干燥后活菌的数量在一定有效值范围内,离心后的发酵上清液加入载体后干燥或先进行低温真空浓缩后再加入载体制成膏状物,通过以上方法分别得到益生菌干燥活菌粉与干燥发酵浓缩膏状物;
或者,是将益生菌发酵液直接进行低温真空浓缩后加入载体制成膏状物;
4)制备中草药发酵产物
将中草药经过超微粉碎处理后,经过益生菌液体发酵后得到富含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发酵产物,然后将发酵液离心后的上清液经低温真空浓缩成膏状物;
5)产品制备完成
将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与中草药发酵产物、表皮细胞修复因子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一定比例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优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优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8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