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读取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8401.0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丁小梁;王海生;吴俊纬;刘英明;杨盛际;卢鹏程;王鹏鹏;曹学友;刘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读取 电路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读取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第一选通模块、第二选通模块、电流镜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的相互配合,即通过电流镜模块将方向相反、大小相等的电流分别引入信号处理模块的两个输入端,信号处理模块对其第一输入端接收的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只保留由于漏电流形成的直流信号即噪声信号,其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电流信号包括触控信号和噪声信号,信号处理模块通过内部各个信号的叠加,可以将噪声信号消除,最终实现只输出与触控信号相关的触控读取信号,从而避免了噪声信号对触控读取信号的影响,提高了触控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触控读取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与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相比,OLED显示器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数码相机等显示领域,OLED显示器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LCD显示器。但是与LCD利用稳定的电压控制亮度不同,OLED属于电流驱动,需要稳定的电流来控制其发光。
现有的OLED显示器中,将OLED的阴极层进行分割作为触控电极进行自电容触控检测,如图1所示,在触控期间需要将T1关闭,以进行触控检测,但是由于T1在关态下存在漏电流,会对触控电极上的触控信号造成噪声干扰,从而影响触控检测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读取电路、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漏电流对触控信号检测造成的噪声。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读取电路,所述触控读取电路应用于触控显示面板,且所述触控读取电路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触控读取电路包括:第一选通模块、第二选通模块、电流镜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第一选通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选通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输出端与所述电流镜模块相连;所述第一选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选通控制端的控制下使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处的第一电流信号流向所述电流镜模块;
所述第二选通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二选通控制端相连,输入端与阴极电压端相连,输出端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二选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选通控制端的控制下将所述阴极电压端的电压提供给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
所述电流镜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阴极电压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一选通模块的输出端相连,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相连;所述电流镜模块用于将接收的第一电流信号通过其第一输出端提供给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以及通过其第二输出端向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提供第二电流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电流信号为与所述第一电流信号的电流方向相反的信号;
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镜模块的第二输出端相连,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电流镜模块的第一输出端相连,第三输入端用于接收触控扫描端的触控扫描信号;所述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其第一输入端接收的第二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根据滤波处理后的信号、第二输入端接收的第一电流信号以及其第三输入端接收的触控扫描信号向所述触控读取电路的输出端提供触控读取信号。
较佳地,具体实施时,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读取电路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滤波单元、补偿单元与采集单元;其中,
所述滤波单元与所述电流镜模块的第二输出端以及所述补偿单元相连,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将接收的第二电流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后生成第三电流信号提供给所述补偿单元;
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相连,输出端与所述采集单元相连;所述补偿单元用于将接收的所述第三电流信号转换为第一电压信号后提供给所述采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8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