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27576.X | 申请日: | 201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1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森;张治红;杜淼;宋英攀;段奉和;田稼越;王卓伟;徐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7/30 | 分类号: | G01N27/30;G01N27/4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氧化铁 介孔碳 纳米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
修饰于所述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上的土霉素适体链;
其中,所述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多孔碳纳米片以及Fe3O4纳米颗粒,其中部分所述Fe3O4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在多孔碳纳米片的表面、部分所述Fe3O4纳米颗粒嵌入所述多孔碳纳米片内,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与所述Fe3O4颗粒的质量比为10.64:1−26.0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极基体,所述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固定于所述电极基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体包括金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霉素适体链的序列为:5‘-CGTA CGGA ATTC GCTA GCCG AGGC ACAG TCGC TGGT GCCT ACCT GGTT GCCGTTGT GTGG ATCC GAGC TCCA CGTG-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70 n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40−70 n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60−70 n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纳米片为无定型碳基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碳纳米片的厚度为3−8 nm,所述多孔碳纳米片的孔径为18.5−29.7 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7.24−315.12 m2·g−1。
11.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土霉素电化学适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制备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
将所述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分散于溶剂形成均匀悬浮液,将所述均匀悬浮液施加于电极基体上并干燥;
以土霉素适体链的溶液浸润固定于所述电极基体上的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使土霉素适体链修饰于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上,形成所述电化学适体传感器。
12.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以及,将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以5−7 ℃∙min-1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50−900 ℃,并保温煅烧4−6 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获得氧化铁-介孔碳纳米复合材料。
13.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FeSO4∙7H2O,4,4'4''-三甲酸三苯胺,N-甲基甲酰胺和N-甲基-2-吡咯烷酮混合后,于140−160 ℃加热3−5 d,制得所述铁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学院,未经郑州轻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757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闭式电化学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电化学传感电极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