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快速分离甘蓝型油菜A和C亚基因组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27217.4 | 申请日: | 2017-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00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 发明(设计)人: | 范志雄;雷伟侠;侯树敏;郝仲萍;柯丽萍;刘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C12Q1/6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修典盛世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24 | 代理人: | 杨方成 |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快速 分离 甘蓝 油菜 基因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甘蓝型油菜A和C亚基因组的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利用自交亲和性双低品种(低芥酸、低硫苷)甘蓝型油菜的优异性状,将载有其优异性状的亚基因组A和C分离开,以创造新的白菜型油菜和甘蓝,分离得到的A或C基因组新资源,一方面可以将其与白菜型油菜(或白菜)杂交,用于基础研究(如基因定位与克隆、染色体进化等)或应用研究(导入油菜中的有利性状,如抗病、优质等),同时可以此进一步获得更多优异的杂交子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甘蓝型油菜A和C亚基因组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是由白菜型油菜(B.rapa,AA,2n=20)和甘蓝(B.oleracea,CC,2n=18)经过自然杂交及染色体加倍进化而来的异源四倍体品种。因此,甘蓝型油菜含有白菜型油菜和甘蓝的祖先种基因。在生产上,甘蓝型油菜是三种油用油菜(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中籽粒产量最高的种类,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我国在2000年左右实现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化育种(低芥酸、低硫苷),目前生产上合法的品种均为双低品种。品质的改良改善了甘蓝型油菜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使其功能在原先仅作为油料作物的基础上,拓展为苗期或蕾苔期作为蔬菜或饲料。
在实际育种工作或研究中,研究人员通常思考的是如何利用白菜型油菜(或白菜)和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以便将亲缘种的有利性状(如大白菜抗根肿病性状)导入甘蓝型油菜中。本发明采用逆向思维,通过拆分甘蓝型油菜A、C基因组,获得双低品质的AA基因组(白菜型)和CC基因组(甘蓝)原始种。这种原始种,可以作为基因组进化研究、基因定位与图位克隆的基础材料,也可以作为改良白菜型油菜(或白菜)和甘蓝的供体。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甘蓝型油菜A和C亚基因组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亲本物种白菜型油菜和甘蓝仍为自交不亲和双高品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高效快速的分离甘蓝型油菜A和C亚基因组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甘蓝型油菜小孢子进行培养,待胚状体成苗后,逐株分析其倍性特征,筛选出单倍体和二倍体;
(2)将上述小孢子苗移栽到大田,以所得二倍体作父本、所得单倍体作母本进行种植;
(3)在显蕾期,对母本苗进行杀雄处理,以防止母本单倍体产生微量花粉;
(4)待进入初花期后,套隔离帐并进行辅助授粉,至终花期移除帐子,并对母本做好标记;
(5)待收获期,收获母本株上种子记为F1,并种于田间,于初花期开始套帐及授粉,混合收获F2种子;
(6)将F2种子种于田间,于苗期取心叶分析单株倍性,同时以白菜和甘蓝基因组为对照,分别筛选出与白菜和甘蓝倍性一样的单株,并单独将其幼苗移栽,开花后自交即收获新型白菜或甘蓝。
所述步骤(2)中,所述父本行与母本行的种植方式按照1行父本:4行母本:1行父本进行种植。
所述步骤(2)中,所述父本行种在母本行两侧。
所述步骤(3)中,所述杀雄处理步骤为待母本花蕾约2mm时进行。
所述步骤(3)中,所述杀雄处理步骤为杀雄一次。
所述步骤(4)和(5)中,所述授粉步骤为壁蜂授粉。
所述步骤(5)中,所述F1种子的基因组为A10+iC9+j,其中i为A基因组附加染色体数,j为C基因组附加染色体数,且i=0-10条,j=0-9条。
所述分析单株倍性的步骤为利用流式细胞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7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