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剂形成用组合物和光催化剂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6941.5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鹿岛保伸;奥野广良;吉川英昭;岩永猛;竹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1J31/38 | 分类号: | B01J31/38;B01J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庞东成;解延雷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钛颗粒 光催化剂 含金属化合物 形成用组合物 元素比 可见光吸收光谱 烃基 金属 吸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剂形成用组合物和光催化剂。本发明的二氧化钛颗粒包含结合于其上的具有烃基的含金属化合物,其中,所述二氧化钛颗粒在可见光吸收光谱中的450nm和750nm处有吸收,并且相对于所述颗粒的表面,所述含金属化合物的金属M与钛之间的元素比M/Ti为0.1至0.4,且碳C与钛之间的元素比C/Ti为0.3至1.2。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颗粒、光催化剂形成用组合物和光催化剂。
背景技术
已知二氧化钛颗粒用作光催化剂。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通过使用钛硅化学键合复合氧化物来分解目标物质的分解方法,该复合氧化物在红外吸收光谱中具有650~990cm-1的吸收峰,且包含钛、硅和氧,并且通过化学键合钛、硅和氧而获得。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氮导入二氧化硅改性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其中将氮导入二氧化硅改性的二氧化钛中,其中Si插入具有锐钛矿晶体结构的二氧化钛晶格中的四面体孔中。
专利文献3公开了将非晶性二氧化硅保持在结晶性二氧化钛中的复合型光催化剂。
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光催化剂的制造方法,其包括:第一步骤,其中将丁醇钛在有机溶剂的水溶液中混合并在150℃至220℃下加热以进行丁醇钛的水解,并将水解所得物干燥以获得中间产物;和第二步骤,其中将中间产物在150℃至300℃下焙烧。
专利文献5至9中公开了用二氧化硅等涂覆二氧化钛的方法。
专利文献10公开了一种疏水性二氧化钛微粒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二氧化钛微粒分散在碱性水溶液中,并将三烷氧基硅烷以1~1000重量份/100重量份二氧化钛微粒的百分比加入到分散液中,从而进行水解,由此在二氧化钛微粒的表面上形成三烷氧基硅烷水解缩合产物的涂膜。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28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111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4-1884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4-128768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3-249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4-115541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1-269573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7-16111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10-6629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5-221640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氧化钛颗粒,与在用具有烃基的硅烷化合物进行表面处理的二氧化钛颗粒表面上Si/Ti元素比小于0.1或大于0.4且C/Ti元素比小于0.3或大于1.2的情况相比,所述二氧化钛颗粒即使在可见光区域也显示出高光催化剂功能。
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构造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二氧化钛颗粒,其包含结合于其上的具有烃基的含金属化合物,
其中,所述二氧化钛颗粒在可见光吸收光谱的450nm和750nm处有吸收,并且
相对于所述颗粒的表面,所述含金属化合物的金属M与钛之间的元素比M/Ti为0.1至0.4,且碳C与钛之间的元素比C/Ti为0.3至1.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二氧化钛颗粒中,所述二氧化钛颗粒是板钛矿型、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中的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施乐株式会社,未经富士施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6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