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6895.9 | 申请日: | 2017-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0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明 |
主分类号: | G01B21/16 | 分类号: | G01B21/16;G01M13/02;G01M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广东省中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传动 机构 加载 间隙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检测方法,是通过汽车转向轮对转向传动机构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定量检测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一种方法,属于汽车性能检测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没有定量检测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方法,具有以下的不足之处:(1)汽车停定在平地上,采用转向力-角测量仪定量检测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的方法,只是检测了转向器的自由间隙和转向传动机构的部分自由间隙,由于转向轮在地面上的转向阻力不大,不能检测转向传动机构的加载间隙。(2)采用车辆原地较大角度左右转向,由于对转向传动机构作用力不大,转向传动机构严重磨损的某些间隙和故障难以显现出来,而且不能定量检测加载间隙。(3)现有底盘间隙仪设备只是液压推动承载转向轮的平板前后、左右直线移动,没有测量转向传动机构间隙的传感器和方法,只是一种对转向轮施加作用力的辅助设备,如果加载作用力和行程过大,对于不可逆转向器,有可能损伤转向传动机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检测方法,通过对转向传动机构施加较大的作用力,加载定量检测转向传动机构的间隙,提高汽车转向系的行车安全性。
发明内容
汽车转向传动机构的可靠性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性能之一,当转向传动机构的加载间隙过大时,除了会降低转向作用的敏感性外,更重要的会影响转向传动机构的可靠性,一旦连接机构出现脱落,将会造成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转向传动机构的磨损和故障特点是:只有在较大作用力的状态下,才会以增大间隙的形式反映出来,所以,通过检测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确定转向传动机构的磨损和故障,提高转向系的敏感性和可靠性。
汽车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的检测方法的原理是:转向轴一边转向轮停定在粗糙水泥平地上或表面铺有金刚砂的平地上,车轮在平地上的附着系数大于等于0.7,另一边转向轮停定在平地的滑板上,滑板可沿与行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直线滑动,在滑板上安装一个位移传感器或一个长度指示标尺以测量滑板的位移量,滑板表面与车轮的附着系数不大于0.6,可采用人工或电机或液压驱动滑板。发动机熄火,先向一个方向移动滑板,减小转向传动机构在该方向的自由间隙后,随着继续移动滑板,转向传动机构所受到的作用力越来越大,当转向传动机构所受到的作用力等于滑板上转向轮的滑动摩擦力时,该转向轮在滑板上出现将要滑动的临界位置,停止移动滑板,检测和记录临界滑动位置的滑板位移量,由于平地上和滑板上的附着系数不同,而同一轴左右转向轮重相差不大,所以,停定在平地上转向轮的侧向滑动摩擦力较大于滑板上转向轮的侧向滑动摩擦力,平地上转向轮不产生滑动。然后反方向移动滑板,同理,当转向传动机构所受到的作用力等于滑板上转向轮的侧向滑动摩擦力时,该转向轮出现反方向将要滑动的临界位置,停止移动滑板,检测和记录反方向临界滑动位置的滑板位移量,两个方向临界滑动位置之间的滑板位移量就等于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
由于可逆式转向器的正传动效率高,逆传动效率也高,作用力可以传递到转向盘,滑板上的转向轮可能不移动,作用力消除转向传动机构全部间隙后使转向盘转动,这时应该以转向盘将要转动的临界转动位置来取样,两个方向临界转动位置之间所测的滑板位移量即为转向传动机构加载间隙。现有汽车转向器大多数是半可逆式转向器,正传动效率高,逆传动效率低,要从转向传动机构反传较大作用力方能到达转向盘,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转向轮将要滑动的临界滑动位置取样,另一种是以转向盘将要转动的临界转动位置取样,所以要观察转向轮和转向盘的临界位置,以先出现临界位置取样。对于不可逆式转向器,逆传动效率为零,作用力不能传递到转向盘,转向盘不会转动,只能以转向轮将要滑动的临界滑动位置取样。
转向轮在地面和在滑板上的侧向滑动阻力远大于转向阻力,对转向传动机构施加的作用力不仅较大于车辆正常行驶的作用力,也较大于车辆就地转向的作用力,在较大作用力强度下可以有效消除机构间隙。利用转向轮自重产生的侧向滑动阻力,车型越大转向轮自重产生的侧向滑动阻力越大,符合车辆转向系的强度设计,不会损坏或损伤转向系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明,未经吴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68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重复定位精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圆度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