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CO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6359.9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1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生;侯志辉;刘翔宇;刘本琳;肖理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1B32/55;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32237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聚合物 固体粉料 固体废渣 矿渣微粉 微粉 固化 封存 发明聚合物 发泡剂用量 水玻璃用量 质量百分比 泡沫填充 碳化反应 填充气体 激发剂 水玻璃 液固比 固碳 土体 二氧化碳 吸收 溢出 统一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CO2气体为填充气体的泡沫地聚合物,以矿渣微粉和其他固体废渣微粉为主要原料,以水玻璃为激发剂,以CO2气体为泡沫填充气体。其中固体粉料的质量百分比组成:矿渣微粉20‑100%,固体废渣微粉0‑80%;液固比为0.3‑0.6,水玻璃用量占固体粉料质量的3‑5%,发泡剂用量占固体粉料质量的0.1‑2%。本发明聚合物,不仅可以通过碳化反应吸收二氧化碳提高地聚合物的强度,而且可以实现泡沫地聚合物对CO2气体的短暂封存和CO2气体缓慢溢出逐渐被土体吸收的永久固化,达到了CO2的利用、封存和固化的有效统一,是一种稳定、长久的固碳方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泡沫地聚合物,具体说是一种以CO2气体为填充气体的泡沫地聚合物,属于封存和固化CO2为目的的衍生品,同时公开了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变暖己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其危害也已经深深影响着人们生活,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岛被淹、动植物灭绝、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繁、传染性疾病蔓延等;而二氧化碳(CO2)排放作为全球变暖的最主要人为因素已被世界各国认可。因此,各国际机构、气候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在寻找减少排放CO2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各国虽然响应积极、措施紧迫、进展有序,但由于主要依靠提高能源效率、使用可再生能源等路径减少碳排放,减排效果却不尽人意。在以能源为发展驱动的现代社会,新能源研究、应用受到使用范围、技术资金等限制短时困难重重,化石燃料仍将继续是主要的供给能源,能源结构也无法在短期内根本性改变,人类所面临的碳排放压力巨大。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调整能源结构、增加低碳燃料比例等许多重要措施,而二氧化碳的回收、捕集和综合利用方面必然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目前,解决CO2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对CO2的封存和固化。
现有CO2封存和固化技术:矿石碳化、工业利用和海洋封存。
矿石碳化是利用CO2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稳定的碳酸盐从而将CO2永久性地固化起来。由于自然反应过程比较缓慢,因此需要对矿物作增强性预处理,但这是非常耗能的,据推测采用这种方式封存CO2的发电厂要多消耗60%~180%的能源。并且由于受到技术上可开采的硅酸盐储量的限制,矿石碳化封存CO2的潜力可能并不乐观。
工业利用实质上是将CO2作为反应物生产含碳的工业产品,从而达到封存的目的,大多数是用于生产尿素。工业利用从技术上看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封存方案,因为在不同的工业流程中,CO2的封存时间只有几天,最多几个月,然后会被再次降解为CO2,并排入大气中。
海底沉积层二氧化碳水合物封存是诸多技术中一种潜力巨大的二氧化碳封存技术,但同时也会对海洋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如海水表面二氧化碳浓度增大,改变了海洋的化学特征,表层海水酸化等。此外,封存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遇到温度压力波动或洋流变化很有可能从海水中逃逸出来释放到大气当中,反而会造成与二氧化碳封存背道而驰的结果。
地聚合物材料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这类材料多以天然铝硅酸盐矿物或工业固体废物为主要原料,与其他矿物掺合料和适量碱硅酸盐溶液充分混合后,在常温或蒸养条件下养护成型硬化,是一类由铝硅酸盐胶凝成分粘结的胶凝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以CO2气体为填充气体的泡沫地聚合物,同时给出了其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63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