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血小板聚集的多肽KM13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5820.9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332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孟照辉;叶雨佳;万雯;王静;胡伟;李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A61K38/10;A61P7/04;A61P17/02 |
代理公司: | 53115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32 云南省昆明市五***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小板 聚集 多肽 | ||
一种促血小板聚集的多肽。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中的多肽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促进作用的多肽。本发明所述的多肽包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KM13多肽的序列,其序列为Trp‑Tyr‑Lys‑Gly‑Glu‑Arg‑Val‑Asp‑Gly‑Asn‑Arg‑Gln‑Ile‑Val‑Gly‑Tyr‑Ala,其分子量为2010.01Da。本发明所述的多肽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出血性疾病的药物,并可用于检测其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人体外血小板聚集实验表明该多肽能促进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学中的多肽药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具有促进作用的多肽。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脑卒中、脑梗死、肺梗死和周围血管病等常见病,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而血小板激活和聚集是诱导血管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开发影响血小板聚集功能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血小板通过粘附、聚集、释放等功能不仅参与生理性止血过程,同时在组织修复、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及器官移植排斥等病理过程中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1】。其中,血小板聚集对于血栓的形成起着核心作用【2】。
血小板聚集的诱导剂主要包括: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胶原、凝血酶等。而胶原是血小板活化聚集的强力诱导剂,血小板表面有两种主要的胶原受体:整合素α2β1(GPⅠa-Ⅱa)受体和血小板糖蛋白Ⅵ(GPⅣ)受体。其中,α2β1主要参与血小板粘附,而(GPⅣ)主要参与血小板粘附后的信号转导和血小板活化与聚集【3-6】。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多为非肽类药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替罗非班等。近年来,大量国内外文献报道了具有抗血栓活性的生物活性肽,其具有易消化吸收,免疫调节、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抗癌和抗氧化等其他作用【7】。例如:RGD序列相关肽是一类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Arg-Gly-Asp)序列的多肽,RGD存在于纤维蛋白原中,可竞争性抑制GPⅡb/Ⅲa配体识别位点,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8,9】;依替巴肽是一个合成型的环多肽,其结构由7个氨基酸环绕而成,包含6个氨基酸和巯丙酰残基(Mpa-Har-Gly-Asp-Trp-Pro-Cys-NH2),而活性基团为赖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该基团可“封闭”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可逆地阻止其与凝血因子Ⅰ结合,从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0,11】。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具有促进作用的多肽。
实现本发明所述目的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多肽包含有SEQ ID NO:1所示的KM13多肽的序列,其序列为Trp-Tyr-Lys-Gly-Glu-Arg-Val-Asp-Gly-Asn-Arg-Gln-Ile-Val-Gly-Tyr-Ala,其分子量为2010.01Da。合成多肽后,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质谱法技术验证,表明合成的底物为完整的Peptide I氨基酸序列(附图1、附图2)。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肽经测试具有促进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在KM13浓度为2.5~10nM时可以促进胶原诱导的人血小板聚集,其促进率为25%,因此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出血性疾病药物。该多肽限定于促进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可用于探索其与其它血小板激活剂(花生四希酸,ADP,瑞斯托霉素等)对血小板的作用及相关功能的影响,还可以用于监测现有的抗血小板治疗。
本发明所提供的多肽的生物学特性能预见其许多应用。
本发明可涉及用于出血性疾病:评估血小板聚集功能,评估现有止血治疗(止血绷带、止血粘着剂等)的有效性;同时,因其在血管损伤情况下可强化血小板就地募集功能,从而加强止血疗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58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钱罐(变形纹路花瓶型)
- 下一篇:拉杆箱(KF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