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煤电厂脱硫设备性能试验烟气雾滴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4666.3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6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宋跃平;王惠;阎寒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0 | 分类号: | G01N1/20;G01N1/24;G01N1/42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电厂 脱硫 设备 性能 试验 烟气 雾滴 采样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燃煤发电厂湿法脱硫除雾器的雾滴采样装置,包括烟气采样动力装置(16)、采样枪管(19)、锥状套管(13)、圆锥状橡胶塞(9)、密闭的锥状雾滴捕集冷凝瓶(6)和烟气雾滴采样瓶(2),烟气采样动力装置(16)通过采样动力软管(15)与采样枪管(19)的后端连接在一起,采样枪管(19)的前端通过采样抽气管(14)与锥状套管(13)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的左端设置有玻璃进气口(3),在玻璃进气口(3)上套接有采样嘴连接软管(4),在采样嘴连接软管(4)上插接有喷涂有特氟龙涂层的不锈钢采样嘴(5),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的右端设置有锥形敞口,在锥形敞口中活动插接有密闭的锥状雾滴捕集冷凝瓶(6),在密闭的锥状雾滴捕集冷凝瓶(6)的左端面上设置有螺旋形玻璃管(7),在密闭的锥状雾滴捕集瓶(6)的右端面上设置有出气管(8),螺旋形玻璃管(7)设置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中,在圆锥状橡胶塞(9)中设置有通孔(10),出气管(8)活动插接在圆锥状橡胶塞(9)中的通孔(10)的左部孔中,在圆锥状橡胶塞(9)中设置的通孔(10)的右部孔中活动插接有不锈钢管(11),在不锈钢管(11)的右端口上设置有半球形伞帽(12),圆锥状橡胶塞(9)活动插接在锥状套管(13)中,半球形伞帽(12)是设置在锥状套管(13)中的,在烟气采样动力装置(16)上设置有烟气测动压平衡连通管(17),在采样枪管(19)的前端设置有皮托管(18),皮托管(18)与烟气测动压平衡连通管(17)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皮托管(18)的进气口是与喷涂有特氟龙涂层的不锈钢进气嘴(5)处于同一纵截面上的,并且皮托管(18)的进气口的朝向与不锈钢进气嘴(5)的朝向是相同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煤发电厂湿法脱硫除雾器的雾滴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上套接有雾滴捕集瓶保护罩(1)。
3.一种燃煤发电厂湿法脱硫除雾器的雾滴采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雾滴采样前,在实验室中,用除盐水分别清洗玻璃雾滴捕集器的各部件,清洗完毕组合后,在105 OC温度下干燥2小时,然后,待其完全冷却后放置在干燥器中待用;
试验开始前,将玻璃雾滴捕集器放入洁净容器中运抵试验现场,采样完成后,将玻璃雾滴捕集器从雾滴采样枪管上取下,用封口软塞封口,密封玻璃雾滴捕集器的进出气口,用纯净水冲洗捕集器的外表面,用净棉纱擦干水渍,并尽快对玻璃雾滴捕集器称重,随后在105 OC温度下干燥2小时;
第二步、进行雾滴采样装置的组合连接: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的左端设置的玻璃进气口(3)上套接采样嘴连接软管(4),在采样嘴连接软管(4)上插接上喷涂有特氟龙涂层的不锈钢采样嘴(5),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的右端设置的锥形敞口中活动插接密闭的锥状雾滴捕集冷凝瓶(6),将螺旋形玻璃管(7)设置在烟气雾滴采样瓶(2)中,将出气管(8)活动插接在圆锥状橡胶塞(9)中设置的通孔(10)的左部孔中,在圆锥状橡胶塞(9)中设置的通孔(10)的右部孔中活动插接不锈钢管(11),在不锈钢管(11)的右端口上设置一个半球形伞帽(12),圆锥状橡胶塞(9)插接在锥状套管(13)中,使半球形伞帽(12)设置在锥状套管(13)中,在烟气采样动力装置(16)上设置烟气测动压平衡连通管(17),在采样枪管(19)的前端设置皮托管(18);
第三步、采样前,按工况、烟气量计算烟气采样量,并在大流量烟气采样器上设置相应的采样时间,确定不锈钢采样嘴(5)的大小尺寸;大流量烟气自动采样器可以自动测出试验场所大气压和烟道内的动压、静压、烟气温度、湿度、烟气流速,并根据不锈钢采样嘴(5)的大小尺寸,自动适时调整空气泵转速实现对烟气的跟踪等速采样;
第四步、用网格法布置采样点,将采样枪管(19)插入到烟道中,预热一定时间后,即可以开始有动压平衡的烟气雾滴采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6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陆两用无人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脚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