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424581.5 | 申请日: | 201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9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根;郑吉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旋转支架 鳍片 笔记本电脑 转轴机构 光杆部 轴芯杆 鸠形凹槽 扭力 下端 嵌入 范围控制 均匀性好 润滑性 外凸部 下端面 翻转 挡块 凸部 支撑 浮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包括旋转支架、挡块、轴芯杆、若干个松鳍片环和若干个紧鳍片环,所述旋转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之间的区域开有一鸠形凹槽,所述轴芯杆一侧为光杆部,另一侧为非光杆部,此轴芯杆的光杆部嵌入支撑部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具有一外凸部,此外凸部嵌入旋转支架的鸠形凹槽内。本发明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扭力和摩擦力稳定性和均匀性好,2万次的翻转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也提高了润滑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涉及用于笔记本电脑上液晶屏板与主机板之间的电脑定位转轴。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产品不断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特别是电脑的使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近二十年来,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和体积更小的集成芯片出现,电脑已衍变成一种体积小,厚度薄,重量轻且易于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而现有的笔记本均以掀盖式居多,为符合薄、小与重量轻等设计的考虑,一般都设计成由主机本体和键盘构成的底座以及显示屏和盖体构成的上盖两部分构成。而笔记本电脑在不使用或用毕状态时,上盖就盖合在其底座上,在使用时须将其上盖向上掀开至适当角度,才能便于操作使用。
现有技术笔记本电脑转轴一般是在转轴的枢轴上直接设有环形导油凹槽,同时转轴采用锌合金作为材料,这样的设计存在以下缺点:采用此结构的笔记本电脑转轴,散热较慢,会出现局部发热现象,并导致油槽中的润滑油容易熔化,这样对油槽中的润滑油熔点要求较高,在枢轴上设有环形导油凹槽,不利于润滑油储存,这样在掀起和关闭笔记本电脑上盖时,可能导致漏油情况出现,同时在枢轴上设有环形导油凹槽也不易形成均匀的油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该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扭力和摩擦力稳定性和均匀性好,2万次的翻转后,扭力和摩擦力浮动范围控制在7%以内,从而减少了扭力的衰减,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方便根据不用场合和产品,调整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数目,以及排列位置关系,实现对扭力地动态可调节大小,提高了产品的通用性和使用场合,以节约了生产的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笔记本电脑的转轴机构,包括旋转支架、挡块、轴芯杆、若干个松鳍片环和若干个紧鳍片环,所述旋转支架进一步包括支撑部、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一端,所述第二轴套位于旋转支架下端面的中部,所述旋转支架下端面位于其另一端与第二轴套之间的区域开有一鸠形凹槽,所述轴芯杆一侧为光杆部,另一侧为非光杆部,此轴芯杆的光杆部嵌入支撑部的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内,所述挡块的下部和上部分别套装于光杆部末端和旋转支架的鸠形凹槽末端上,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具有一外凸部,此外凸部嵌入旋转支架的鸠形凹槽内,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均开有一缺口槽,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套装于轴芯杆的光杆部上,所述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之间留有间隙且松鳍片环末端与光杆部紧配合接触,从而在松鳍片环与光杆部侧表面之间形成储油间隙部,所述紧鳍片环与光杆部紧配合连接,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交替排列,所述松鳍片环和紧鳍片环内壁均具有2个内陷凹槽,2个内陷凹槽分别位于缺口槽的两侧,所述松鳍片环的间隙部连通松鳍片环的2个内陷凹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旋转支架的支撑部上开有至少2个第一通孔。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芯杆的非光杆部侧表面对称设置有上平面槽和下平面槽。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的内径尺寸大于轴芯杆的光杆部外径尺寸。
4. 上述方案中,相邻所述松鳍片环之间设置有1个紧鳍片环,相邻的所述紧鳍片环之间设置有1个松鳍片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科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5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