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纺车式渔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4165.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90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国贤;石川雅敬;齐营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纯钓日本公司;广州佳顿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纯钓(广州)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9/00 | 分类号: | A01K8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樊思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套 线杯 旋转轴筒 前部 摆动机构 纺车式 摇臂轴 杯轴 机构部件 前后移动 游星齿轮 转子旋转 接触线 可旋转 滑动 树脂 可动 框体 同轴 钓鱼 一体化 制造 | ||
钓鱼用纺车式渔轮包括以下结构:摇臂轴的旋转通过摆动机构使线杯轴滑动,在使线杯轴前后移动的同时,通过使线杯轴和与其同轴的游星齿轮的旋转轴筒部旋转而使得转子旋转。其中,在渔轮主体的内部,框体用于将包括摇臂轴、摆动机构、线杯轴的机构部件保持在指定位置,且该框体形成为一体化的部件;线杯轴通过后部轴套可动地接触所述渔轮主体;旋转轴筒部通过前部轴套可旋转地接触线杯轴;在线杯轴与旋转轴筒部之间,由后部轴套和前部轴套维持指定大小的缝隙,后部轴套和前部轴套中的至少一者为树脂制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钓鱼用纺车式渔轮的线杯轴和转子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钓鱼用纺车式渔轮在前端部上具有用于将鱼线卷绕成均一的卷绕厚度的线杯和用于引导鱼线的转子,其中线杯根据摇臂的旋转而前后滑动,转子沿着一个方向旋转。摇臂的旋转运动通过渔轮内部的摆动机构被转换为线杯轴的滑动运动,线杯由此前后运动。另一方面关于转子的旋转,摇臂的旋转被转换成固定在筒状的转子旋转轴(旋转轴筒)的后部的游星齿轮的旋转,使得固定在旋转轴筒处的转子旋转,其中,游星齿轮被以包围线杯轴的方式设置,旋转轴筒与线杯轴同轴。在这样的结构中,由于线杯轴和旋转轴筒被配置得较近,因此在卷绕操作时受到高负荷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摩擦将增大,在该状态下长期持续使用,会发生偏摩或烧痕等不理想的问题。另外,为了防止该问题而将二者的接触面加工成高精度的平滑面,则会带来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由轴承保持旋转轴筒的前后部,在转子的旋转轴筒的内周面和线杯轴的外周面之间设置小缝隙。但是,按照专利文献1的结构,支撑游星齿轮部分的轴承同时也在支撑线杯轴,因此在高负荷时容易产生阻碍线杯轴的滑动运动的问题。专利文献2公开了用于改善该缺点的方法,其结构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为了克服专利文献1的缺点,在专利文献2的结构中,利用前部轴承7和后部轴套8这两处来支撑旋转轴筒9和线杯轴2并分散负荷。
但是,按照专利文献2的结构,由于相比专利文献1的结构增加了轴承的数量,因而增加了接触点,另外因为增加了部件数,构造变得复杂,产生了不利于渔轮的轻量化或者制造成本降低的问题。而且,通过旋转轴筒9的螺丝部10而由转子螺母11固定的结构,难以消除螺丝部10在径向上的晃动,因此受转子螺母11支撑的前部轴承7,因上述螺丝部10的晃动而从旋转轴筒9的中心位置偏离,无法取得良好的旋转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50-24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56365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050513号说明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了上述渔轮的旋转轴筒和线杯轴接触的问题,改善涉及渔轮的旋转性能的齿轮的中心位置精度,提高渔轮的操作性和耐久度,并且容易维护的钓鱼用纺车式渔轮。
发明的解决手段
在本发明中,渔轮主体的内部,将包括摇臂轴、摆动机构、线杯轴的机构部件保持在指定位置的框体形成为一个一体的部件,取代前部的旋转轴筒和线杯轴之间的球轴承的传统支撑方法,采用树脂制的轴承。
本发明提供了以下的纺车式渔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纯钓日本公司;广州佳顿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纯钓(广州)贸易有限公司,未经纯钓日本公司;广州佳顿运动器材有限公司;纯钓(广州)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4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数控筏钓装置
- 下一篇:钓鱼用纺车式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