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423851.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4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莹 |
地址: | 1000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频率 俘获 双激振 电机 同步 特性 分析 方法 | ||
1.一种基于频率俘获的双激振电机同步特性分析方法,包括:
S1.根据不对称滞回模型,建立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
S2.根据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在频率俘获情况下的同步特性进行分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根据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位移、滞回刚度和不对称滞回力,建立不对称滞回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不对称滞回模型为:
式中,x为非线性振动系统的振动位移,f(x)为不对称滞回力,k′为滞回刚度,其中A点的坐标为(xA,fA),B点的坐标为(xB,fB),C点的坐标为(xC,fC),D点的坐标为(0,0),且fA=fB,xA=xB-x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包括第一质体和第二质体,第二质体包括振动体和设置在振动体内的两个偏心转子,两个偏心转子分别绕各自的回转轴心旋转;两个偏心转子的质量、旋转半径、回转阻尼及转动惯量均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双激振电机驱动的双质体非线性振动系统动力学模型包括:
式中,m1为第一质体的质量,m2为第二质体的质量,第二质体的质量m2包括振动体的质量和两个偏心转子的偏心质量,两个偏心转子的偏心质量分别为m01和m02,两个偏心转子绕着各自的回转轴心旋转的半径分别为r1和r2;第一质体的竖直方向的位移为x1,速度为加速度为第二质体的竖直方向的位移为x2,速度为加速度为c1为第一质体与第二质体之间的线性阻尼,k1为第一质体和第二质体之间的线性刚度,c2为第二质体上的线性阻尼,k2为第二质体上的线性刚度,f(x2)为非线性特性的不对称滞回力;φ1、φ2分别为双激振电机上的偏心转子的角位移,分别为双激振电机上的偏心转子的角速度,分别为双激振电机上的偏心转子的角加速度;J10和J20分别为偏心转子的转动惯量,c10和c20为激振电机上的偏心转子的回转阻尼,Tm1和Tm2为激振电机的电磁转矩,Tf1和Tf2为激振电机的负载转矩,g为重力加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38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