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939.0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66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伟;董雨婷;钟馨;张婷;方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56 | 分类号: | B60R19/56;B60R21/34;B60R16/023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刘传玉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转弯 安全 防护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防护系统包括地面感应模块和车载防护模块;车载防护模块设置在大型车上,包含车载标签、控制单元、防护机构和车载感应单元;地面感应模块包含若干个用于激发车载防护模块工作的地面感应单元,地面感应单元包含感应线圈、RFID读写器和微控制器。工作时,微控制器在微控制器感应到大型车时控制RFID读写器向车载标签中写入激发标记,控制单元在车载标签中存在激发标记时激活车载防护模块,在障碍物处于大型车右转内轮差时触发防护机构工作。本发明在大型车右转弯时对处于内轮差区域的非机动车驾驶员防护,有效降低事故死亡率,且运行成本较低,有着较为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当中汽车右转时,右后轮的行驶轨迹位于右前轮的行驶轨迹的右侧。汽车行驶曲线的曲率越大,后轮的行驶轨迹偏离于同侧前轮的行驶轨迹越大,即产生内轮差,形成危险区域。据统计,2015年大型车右转弯事故占大型车事故总数的25.67%,大型车事故死亡率高达43%,造成巨大的人员及财产损失,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
目前在大型车右转弯事故防护方面,车管所规定所有普通货车、挂车必须加装侧面和后下部防护栏,但为了不妨碍日常行车,防护栏离地面仍有高度,无法完全防止人卷入车底。国内也有发明一种防止人物卷入车轮下方的车载防护系统,实现了可收缩式防护,在平地上可以有效起到防护作用,但出现坡地或者高度相差较大地形时,因防护栏下部水平,依旧会有空隙,产生安全威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车右转弯安全防护系统,包括地面感应模块和车载防护模块;
所述车载防护模块设置在大型车上,包含车载标签、控制单元、防护机构和车载感应单元;
所述车载标签内存储有大型车的标记,用于供所述地面感应模块写入或删除激发标记;
所述车载感应单元包含若干个均匀设置在大型车右侧车身距离地面预设的高度阈值处的超声波传感器,且超声波传感器之间的距离等于预设的第一距离阈值;
所述车载感应单元用于感应大型车右侧障碍物和大型车之间的距离,并将其传递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大型车在右侧均匀设有若干个竖直的滑槽,且相邻滑槽之间的距离为预设的第二距离阈值;
所述防护机构包含若干个和所述滑槽一一对应的防护单元;
所述防护单元均包含滑块、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和防护杆,其中:
所述滑块和防护单元对应的滑槽相匹配,能够沿着防护单元对应的滑槽上下滑动;
所述防护杆竖直设置、和所述滑块固定相连,且所述防护杆的上端设有供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前端穿过的通孔;
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设置在防护单元对应滑槽的下方,用于推动所述滑块向上滑动;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设置在防护单元对应滑槽的上方,用于伸长穿过防护杆上端的通孔使得防护杆挂在第二电动伸缩杆前端或收缩脱离防护杆上端的通孔使得防护杆依靠重力向下滑动;
所述控制单元分别和车载标签、各个防护单元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各个防护单元的第二电动伸缩杆、车载感应单元相连,用于根据车载标签内是否存在激发标记以及车载感应单元测得的数据控制各个防护单元的第一电动伸缩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9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