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2830.7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70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围;何胜;刘晶晶;缪畅;王脂胭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34023***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田 压裂返排液 污水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的pH值调节至3~10,静置过滤得上清液,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助凝剂进行电絮凝处理,再次过滤得滤液;步骤(2):加入KMnO4进行化学氧化处理,过滤得滤液;步骤(3):加入Fenton试剂进行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处理,过滤得滤液;步骤(4):所述滤液通过活性炭吸附柱进行循环吸附处理。通过本发明的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压裂返排液处理标准不达标、处理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田开发的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压裂作为重要的增产措施,已成为低渗油气田开发的主导技术,为各大油气田所普遍采用。而压裂作业结束后,会产生大量压裂返排液,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固体悬浮物、难降解有机物、石油类等污染物,具有黏度、浊度、有机污染物(以COD为检测指标)含量高且稳定性强的特点,处理非常困难;如何实现压裂返排液的高效处理,是目前油气田环保以及制约压裂技术进一步大规模应用的重要科学问题。
压裂返排液的传统处理方法是采用污水池或大罐集中储存,依靠返排液自身挥发或沉降进行处理,此方法耗费大量时间及空间,且存在污水泄漏外溢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压裂返排液处理的研究逐渐集中到快速深度处理上,以期满足国家污水排放标准。现阶段处理压裂返排液的主要工艺有:生化处理方法、普通氧化法、高级氧化法、湿法氧化方法、电絮凝方法、微电解法、膜分离法等。但室内研究和现场应用均证实,仅凭单一处理技术难以实现返排液的达标排放处理,因此目前研究较多的是以联合几种工艺处理的深度处理工艺。深度处理工艺的研究主要热点集中于以生物处理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联合、以高级氧化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联合、以电化学氧化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联合和以膜技术为核心的工艺联合。以上这些工艺联合都能有效的降解压裂返排液的COD,但都有其各自不足,或是处理时间较长,亦或是出水仍无法满足排放标准要求。
为解决现有油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如处理后的压裂返排液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标准要求等的技术难题,必须研究开发新的技术对油气田压裂返排液进行深度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压裂返排液处理标准不达标、处理周期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油气田压裂返排液污水的处理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油气田压裂返排液的pH值调节至3~10,静置过滤得上清液,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助凝剂进行电絮凝处理,再次过滤得滤液;
步骤(2):向步骤(1)中所述滤液中加入KMnO4进行化学氧化处理,过滤得滤液;
步骤(3):向步骤(2)中所述滤液中加入Fenton试剂进行三维电极-电Fenton氧化处理,过滤得滤液;
步骤(4):将步骤(3)中所述滤液通过活性炭吸附柱进行循环吸附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长江大学;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28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