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943.5 | 申请日: | 2017-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993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笃宗;明法寺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62D1/18 | 分类号: | B62D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装置 | ||
一种转向装置。与上套管一体移动的第一齿部件的第一齿与第二齿部件的第二齿啮合。第二齿部件包括由承接部件(吸能部件)的承接面承接的被承接部。第二齿部件由形成于承接面中的承接面与被承接部的接触位置并且能够沿转向柱轴方向移动的支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由支承于下套管的支承部件支承的引导轴在第二齿部件的长孔插通,而向啮合以及解除啮合的方向引导第二齿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254204号公报的转向装置中,在伴随调节杆的操作而绕支承轴旋转的偏心凸轮的外周,设有波形凹凸部。通过将波形凹凸部按压于内柱的上表面,来实现伸缩锁定。
在日本特开2010-254204号公报中,需要将作为偏心凸轮的转动的中心轴的支承轴插通于外柱的一对突出部的贯通孔和偏心凸轮的贯通孔的作业。因此,组装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组装性良好的转向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结构上的特征在于,具备:转向轴,其能够在转向柱轴方向上伸缩;转向柱套管,其包括下套管和嵌合于上述下套管的上套管,将上述转向轴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在上述转向柱轴方向上伸缩;第一齿部件,其在上述转向柱轴方向上排列多个第一齿来形成,并且与上述上套管一体移动;承接部件,其设于上述上套管和上述下套管中的任一方,并具有承接面;第二齿部件,其包括由上述承接面承接的被承接部、和与上述被承接部分离且通过与第一齿啮合来实现伸缩锁定的第二齿,上述第二齿部件由形成于上述承接面中的该承接面与上述被承接部接触的接触位置并且能够沿上述转向柱轴方向移动的支点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支承部件,其由上述下套管支承;以及引导机构,其包括由上述支承部件支承且沿与上述转向柱轴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引导轴、和形成于上述第二齿部件且被上述引导轴插通的长孔,上述引导机构向啮合以及解除啮合的方向引导上述第二齿部件。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下述特征及优点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要素,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转向装置的示意性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简要立体图。
图3是图1的III-III剖视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主要示出吸能机构以及齿锁定(tooth lock)机构的构造。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主要部位的侧视图,主要示出对吸能机构进行支承的构造。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吸能部件以及下套管的简要俯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齿锁定机构周边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VIII-VIII剖视图,示出在二次碰撞时断裂的引导轴的周边的构造。
图9A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9B是从与图9B不同的角度观察的第二支承部件的立体图,图9C是第二支承部件的后视图(从转向柱轴方向下侧观察的图)。
图10A以及图10B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齿锁定机构的周边的构造的局部剖切的侧视图。图10A示出锁定状态,图10B示出锁定解除状态。
图1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从转向柱轴方向下侧观察的吸能机构的周边的构造的简图。
图12是第一实施方式中二次碰撞时的吸能机构的局部剖切的简要侧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引导机构的简要剖视图,示出在二次碰撞时断裂的引导轴的周边的构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9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供料车
- 下一篇:无转矩传感器信号的驾驶员意图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