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421501.0 | 申请日: | 2017-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俊发喷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7/02 | 分类号: | B65H57/02 |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程开生 |
| 地址: | 31401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收线 纺织 尼龙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涉及尼龙领域。该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竖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的左侧和竖杆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该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通过对套筒、转杆、插杆、卡板、卡槽、滑板、滚轮、弹性杆、弹簧、移板、防滑板、减震环和弹簧杆的设置,达到了方便纺织尼龙加工装置进行收卷尼龙的效果,在插杆、卡板、卡槽、滑板、滚轮、弹性杆、弹簧、移板、防滑板、减震环和弹簧杆的作用下对尼龙进行夹紧,以此方便了收线的操作,同时也提高了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尼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聚酰胺纤维俗称尼龙,英文名称Polyamide(简称PA),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尼龙,是聚酰胺纤维(锦纶)的一种说法,可制成长纤或短纤,采用熔纺法制得的锦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形态结构具有圆形的截面和无特殊的纵向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丝状的原纤组织,如用异形喷丝板,可制成各种特殊截面形状的锦纶,如多角形、多叶形、中空等异形截面。它的聚焦态结构与纺丝过程的拉伸及热处理有密切关系。不同锦纶的大分子主链都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相连而成。异形纤维可改变纤维的弹性,使纤维具有特殊的光泽与膨松性,并改善纤维的抱合性能与覆盖能力以及抗起球、减少静电等性能。如三角形纤维有闪光效应;五叶形纤维有肥光般光泽,手感良好,并抗起球,中空纤维由于内部有空腔,密度小,保暖性好。
在涉及尼龙加工时,就涉及到对纺织尼龙加工装置进行使用,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便于对纺织尼龙进行收线,从而影响了尼龙的收卷,以此也影响了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以此也降低了纺织尼龙加工装置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解决了纺织尼龙加工装置不便于收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便于收线的纺织尼龙加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横板,所述横板远离竖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板体,所述板体的左侧和竖杆的右侧均固定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且两个转杆相对的一侧通过两个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一侧穿插设置有两个插杆,所述插杆靠近壳体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一侧并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且两个插杆远离壳体的一端通过卡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板远离插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
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均与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滑板的一侧与插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杆,所述弹簧杆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与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远离插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滚轮,所述滑板的一侧且位于两个滚轮之间固定安装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远离滑板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壳体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移板,所述移板远离弹簧的一端通过轴座与壳体内腔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滚轮与移板的一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插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防滑板,所述防滑板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卡槽的数量为十个,且十个卡槽分布于卡板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固定板分布于底座底部的四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俊发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俊发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5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