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421054.9 | 申请日: | 2017-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207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王浩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屏上 曲面 玻璃 气囊 贴合 装置 方法 | ||
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治具台,所述治具台用于定位曲面玻璃,所述支撑板靠近治具台的一侧设有主气囊,所述主气囊内部对应曲面玻璃弯曲部的位置设有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气囊用于将柔性膜紧密贴合到所述曲面玻璃的弯曲部。该气囊贴合装置通过在主气囊中设置对应曲面玻璃弯曲部的辅助气囊,改善了贴合时曲面玻璃弯曲部的受力结构,增加弯曲部在贴合过程中的压力,使得柔性膜在辅助气囊的压迫作用下,进一步贴合曲面玻璃的弯曲部,从而消除柔性膜和曲面玻璃的贴合气泡,提高贴合脂量,降低良率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屏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各厂商开始逐步推出曲面手机和曲面电视等曲面电子产品,但是在曲面手机和曲面电视的制作中需要曲面玻璃和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贴合,由于曲面技术难度较大,主流的真空气囊贴合方式容易出现贴合气泡,特别是在R角位置由于压力不够常常出现贴合气泡,造成良率损失。
因此,在曲面玻璃和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进行贴合时,需要利用气囊改善曲面玻璃和柔性膜贴合时的受力结构,增加曲面玻璃弯曲部在贴合过程中的压力情况,使弯曲部受力均匀,从而改善贴合气泡。现有技术的气囊贴合装置,参见图1,该气囊贴合装置在柔性膜5的背面贴合主气囊3,通过对主气囊3进行充气,柔性膜5在主气囊3的压力作用下与曲面玻璃5进行贴合。该气囊贴合装置工作状态如图2所示,定位曲面玻璃6的治具台2位于柔性膜5的正下方;贴合过程如图3所示,对主气囊3进行充气,柔性膜5在主气囊3的压力作用下与曲面玻璃5进行贴合,直至贴合完成,但是该装置下的曲面玻璃6的弯曲部受力较小,主气囊3与曲面玻璃6的弯曲部不能完全重合,贴合后,柔性膜5与曲面玻璃6的弯曲部容易出现气泡10,导致贴合不良,如图4所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主气囊中设置对应曲面玻璃弯曲部的辅助气囊,改善了贴合时曲面玻璃弯曲部的受力结构,增加弯曲部在贴合过程中的压力,使得柔性膜在辅助气囊的压迫作用下,进一步贴合曲面玻璃的弯曲部,从而消除柔性膜和曲面玻璃的贴合气泡。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一种触控屏上曲面玻璃的气囊贴合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所述支撑板下方的治具台,所述治具台用于定位曲面玻璃,所述支撑板靠近治具台的一侧设有主气囊,所述主气囊内部对应曲面玻璃弯曲部的位置设有辅助气囊,所述辅助气囊用于将柔性膜紧密贴合到所述曲面玻璃的弯曲部。
该气囊贴合装置通过在主气囊中设置对应曲面玻璃弯曲部的辅助气囊,改善了贴合时曲面玻璃弯曲部的受力结构,增加弯曲部在贴合过程中的压力,使得柔性膜在辅助气囊的压迫作用下,进一步贴合曲面玻璃的弯曲部,从而消除柔性膜和曲面玻璃的贴合气泡,提高贴合脂量,降低良率损失。
作为对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曲面玻璃的弯曲部的横截面在一侧呈第一R角,在相对的另一侧呈第二R角,其中,所述曲面玻璃的弯曲部的横截面为垂直曲面玻璃长边的横截面。
所述辅助气囊包括:
第一子气囊,用于压迫柔性膜以紧密贴合到对应曲面玻璃第一R角的位置;和第二子气囊,用于压迫柔性膜以紧密贴合到对应曲面玻璃第二R角的位置。
通过在主气囊中设置对应曲面玻璃的R角位置的第一子气囊和第二子气囊,改善了贴合时曲面玻璃的R角位置的受力结构,增加R角位置在贴合过程中的压力,使得柔性膜在第一子气囊和第二子气囊的压迫作用下,进一步贴合曲面玻璃的R角位置,从而消除柔性膜和曲面玻璃的贴合气泡,提高贴合脂量,降低良率损失。
作为对本申请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子气囊和第二子气囊的侧壁上分别设有气压逆向封闭的子气囊开关,所述子气囊开关之间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延伸至主气囊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4210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